
环洲婴儿湿巾获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进入“名校”就读,自己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仅提前“侦察”各间名校,报各种培训升学班,努力让孩子将同龄小朋友抛在身后,还咬牙死扛学位房、赞助学位等,千方百计想让孩子读上名校。
幼儿园开始就琴、棋、书、画、语、数、英样样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巧巧就读于私立幼儿园,现在已经接受了数学、阅读、英语、思维、围棋、拼音、钢琴、书法、运动等多个项目的“专训”。
还在念中班的时候,孩子已经做到100以内的运算没有问题,妈妈听说面试时可能还会看孩子的心算速度,所以最后一年又买了口算本,专门训练孩子。
除了这些,巧巧还在幼儿园外的兴趣班上学习了拼音和阅读,加上家人每天都有意识地给孩子念图书,在入小学前,孩子就有了1000以上的词汇量。“幼升小”中最重要的“思维”考察也是妈妈准备的重点,早在一年半前,她就将孩子送到“思维班”进行培训。
花大半年“侦察”名小学
颖儿妈提前了大半年,她在自己的硬盘里建立了一个名为“囡囡的学校”的文件夹,并开始逐一排查、摸底当地热门小学的“根底”。每一所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学校里的师资力量如何?最重要的是,她收集了几乎每一所学校近年来的“升学率”,并将各学校的师资、软硬件等对比了一番。
最后,颖儿妈选中了6所学校,并抽出时间专程去学校“侦察”。“感觉这大半年下来,其实我比孩子累!”
工薪族死扛学位房
彬彬爸是一家外企白领,他和妻子一直奉行快乐教育,因此孩子直到四年级也从来没有参加过课外辅导班,每次假日他和妻子都会带着孩子去各地旅行,领略各地的风景美食,夫妻俩觉得,能给孩子一个宽泛的视野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平静的一切在孩子四年级学期末的家长会上结束了。彬彬爸一直认为让孩子读对口学校即可,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孩子如此大的压力去竞争“名校”,不料,班主任板起了脸批评他说,“你的孩子很优秀,为什么不去读名校?那所对口中学不好,绝对不能去那所学校。”
彬彬爸用夫妻两人仅有的积蓄硬是买了有名校学位的7万块一平方的小单元,月供上万。而夫妻两人的工资合起来才每月2万。本以为稳拿学位了,没想到临考试前,该名校指定区域调整,彬彬爸欲哭无泪。咬咬牙,借钱赞助了十万,孩子终于上了名校。当孩子得知消息后,突然大哭了起来,边哭边大叫,“爸爸我恨你!我恨你!”原来,孩子一直想读的是原先对口的那间老师眼里的“差学校”。
环洲婴儿湿巾表示:所谓的名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与其让孩子整天生活在透不过气的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和升学压力,还不如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他们希望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