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一:以身作则,讲究卫生
父母想让孩子养成卫生习惯,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父母都不能遵守卫生规则,要纠正孩子不卫生的习惯就十分困难了。
建议二:将卫生观念融入孩子的生活
孩子习惯的养成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如果允许孩子有时不洗澡,他就会认为可洗可不洗,当你再让他洗澡时,他就会表现出不乐意。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设计他们的生活作息表,将卫生活动纳入其中。
建议三:为孩子制定严格的卫生规则
给孩子制定严格而具体的卫生规则,让孩子去遵守,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义重大。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水果要洗净,等等。父母在制定这些卫生规则的时候,环洲婴儿湿巾表示一定要向孩子说明这些规则的意义。将这些规则贴在醒目之处,时时提醒孩子去遵守。
建议四:对孩子严格要求,防止孩子敷衍了事
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些孩子被父母叫去洗澡,最后却只是把头发弄湿敷衍了事。父母如果纵容下去,必然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卫生习惯。父母应严格要求孩子,例如,规定每天洗澡,不管孩子怎么推脱、吵闹都不可以让步;如果发现孩子敷衍了事,要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取消晚上的娱乐活动。
最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件长期而细致的工作,父母一定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环洲婴儿湿巾提醒注意不能用偏激或责备的语言,而应该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孩子。 孩子挑食的时候 一般的家长通常会表现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 跟孩子说说好听的 等孩子高兴的时候 借机喂孩子吃饭;二是 通过谈判的方式 (比如:如果孩子吃饭 就给他/她买最喜 欢的玩具或是某种东西)与孩子达成共识 让孩子吃饭;三是 威胁孩子 或者严厉的批评 强制性的 让孩子吃饭;等等。
环洲婴儿湿巾称这些方法有的时候 对某些孩子或许很管用 但那只是暂时的管用 长期用这种方法 对孩子将来的自立能力和心理意识 无形中会造成潜在的错误观念,因为家长管理孩子的方式 都是站在家长自身的角度上去考虑的问题 只要孩子能吃饭就行 其实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 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一:如果我们是孩子 当家长哄我们吃东西的时候 我们自然会很高兴 因为我们能感觉到家长对自己的爱 觉得这样很幸福 希望自己永远能得到这种幸福 所以会在每次吃饭的时候 希望家长哄着吃饭 觉得这是家长应该做的 理所应当;二:如果我们是孩子 在每次吃饭的时候 家长都会以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其它一些物质作交换 对我们来说 这就是一种能得到自己喜欢平时家长又不肯买给自己的一种好办法 所以我们不由得会每次在吃饭的时候讲条件 以满足自己的心;三:如果我们是孩子 每次不想吃饭的时候 家长都会严厉的批评自己 偶尔还会打几下屁股 我们会觉得很疼 看着家长凶狠的表情 不由得心里会很害怕 只要到了吃饭的时候 心里会因为担心自己再次挨打 心惊胆战的吃完饭。
不知道家长们是不是都有过以上这些经历?在我的家里 这些方法 我都用在过我的孩子身上 可后来我发现孩子的挑食毛病一点都没有改变 因为爷爷奶奶的疼爱 让孩子找到了依靠 这让我很纠结 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孩子这种挑食的毛病!
于是我开始观察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 慢慢的 我发现 原来孩子挑食 跟我们平时的一些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 随着现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里都会有一些水果或者零食摆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孩子尤其热衷于零食 都会时不时的拿着吃 导致孩子即使到了吃饭的时间 都不会觉得饿,所以无论我们怎么让孩子吃饭 孩子都不会吃 因为孩子根本就不饿; 其次 由于爷爷奶奶的疼爱 不管在任何环境 任何时间 只要孩子提出要求 爷爷奶奶 都会无条件而且积极的配合满足。
找到这些原因后 我制定了一些方法 第一 和爷爷奶奶达成共识 只要孩子再要求爷爷奶奶做什么 爷爷奶奶也要提出相对应的要求 比如 帮爷爷揉揉腿 帮奶奶收拾家务 第二 平时的零食和水果 全部藏起来 在吃饭前两个小时 不允许孩子吃任何零食和水果 如果孩子不吃饭 就适当的饿一顿 在下次吃饭之前 孩子饿了 就让他/她吃一点水果 不能吃太多 为的是补充孩子的水分和维生素 这期间如果孩子大哭大闹 就让他自己待着 谁也不要理他/她 时间长了 孩子会不由得想办法找东西吃 就这样 等到了再吃饭的时候 孩子会主动吃饭。(刚开始的时候 孩子肯定会有情绪 只要家长们保持一致的态度 坚持下来 孩子会慢慢的改正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