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6月15日在披露的2011年年报显示,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8688.2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资产5041.12亿元,占比58.02%;委托投资资产3647.08亿元,占比41.98%。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73.37亿元,投资收益率0.84%。自成立以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40%,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中荣股票配资分析发现,在社保基金2011年的各大类资产实际比例中,固定收益占50.66%,股票资产占32.39%,实业投资占16.31%,现金及等价物占0.64%。尽管2011年经历了股市大幅下跌,但通过坚持分散化、多元化投资的社保基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和实业投资领域取得了丰厚回报。社保基金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将努力加大实业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据测算,预计从2012到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用于实业投资的最大规模可达2500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固定收益和实业类投资回报丰厚
年报显示,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73.37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430.95亿元(已实现收益率5.58%),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357.58亿元。投资收益率0.84%。而在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为4.23%。
社保基金会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其各大类资产实际比例中,固定收益占50.66%,股票资产占32.39%,实业投资占16.31%,现金及等价物占0.64%。戴相龙表示,社保基金会视市场变化,将全国社保基金分别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和实业投资类产品中,分散投资风险,追求长期较好的收益。
这一分散化投资理念取得了较好回报。2011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超过20%,持续低迷的股市拖累了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但在固定类资产和实业类资产的投资却对社保基金整体收益贡献良多。
具体来看,2011年社保基金利息收入为190.38亿元,比上年增加46.07亿元;股利收入73.92亿元,比上年增加13.34亿元;信托投资收益16.71亿元,比上年增加6.56亿元;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54.51亿元,比上年增加12.39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收益1.07亿元,比上年增加7187万元;证券差价收入117.04亿元,比上年减少68.14亿元;衍生金融工具收益为-436万元,比上年减少1174万元;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57.58亿元,比上年减少252.38亿元。
从长期来看,社保基金在股票投资领域战绩仍可圈可点。社保基金自2003年6月开始投资股票,8年多时间里,收益颇丰。截至2011年底,其历年股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9.22%,累计获得投资收益1326亿元,占全部投资收益的46%;累计投资收益率为364.5%,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18.61%,比全部基金累计平均收益率高出10个多百分点。戴相龙此前表示,在对股票投资上,社保基金始终坚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确保获得长期稳定较好收益。
实业投资成重点突破领域
全国社保基金进行实业投资,包括对中央企业的直接股权投资和对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或备案的股权基金的投资两个部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社保基金2011年投资收益中近70%来自未上市公司的投资。“固定收益即使占了总资产投资的50%也没办法带来超额收益。在2011年二级市场大幅下跌时,正是来自于直接投资和PE的回报,贡献了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近70%。”
基于这样的回报,戴相龙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努力加大实业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根据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测算,按照现行有关规定,预计从2012到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用于实业投资的最高规模可达2500亿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股权基金投资方面,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已开展了对中比、渤海、中信绵阳、上海金融四只产业基金和弘毅一期、鼎晖一期、和谐成长、弘毅二期、联想一期、鼎晖二期、诚柏、联想二期、中信资本等9只股权基金的投资,承诺投资额196.55亿元,已缴出资125.17亿元,一些基金已开始实现退出并获取了良好收益。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2012年以来,社保基金投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50亿元,占信达引资后总股本的8%,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社保基金还投资100亿元参与中石油西三线管道项目建设。
中荣股票配资还发现,2011年财政性净拨入资金48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拨款150亿元,彩票公益金拨入172亿元,国有股减转持收入161亿元。截至2011年底,中央财政性资金累计拨入492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拨款1898亿元;彩票公益金903亿元;国有股减转持2119亿元。自2009年6月国有股转持政策出台至2011年底,共实现境内国有股追溯转持74亿股,发行市值554亿元,分别占应追溯转持股份和发行市值的82%和87%。
戴相龙建议,从中国国情出发,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全国社保基金的力度。一是完善上市国有股划拨制度,二是落实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充实全国社保基金政策,三是研究将一部分国家控股比例过高的上市中央企业的股权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