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后市场创业之路,受到了不少风投关注,却也是创业者心头既爱又痛的事业。汽车后市场的未来空间很大,你知我知,但是,其商业模式与客户粘度却始终存在大量失败的案例。特别是汽车后市场互联网行业,一山雄起,一山落幕,如何在盈利与用户之间辗转盘旋?这些创业者,又为何失败了?
据恒鼎汽车轮毂单元了解,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创业,在一线城市早已沸沸扬扬,甚至五年前就已有人从事这个行业。笔者记得,2009年某公司创办了修车400私家车服务平台,前后投入大约300万,最终无果而终。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创业,首先要符合当时环境的发展需求,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慢条斯理,其次,这个行业一定要保证资金链条的良好流通。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635
这是一家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自己的车友平台、自己的线下实体店网络平台以及线下实体服务店的创业公司,从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商业模式来看,战略清晰、全面,即便如此,也最终失败于缺乏用户到店,以致亏损。
汽车作为脚步较慢的互联网转身行业,多少有点特殊性:根基庞大、技术壁垒高、线下资源复杂等。本以为这会为汽车行业的创业者加冕荣光,毕竟难度摆在这。可投资人却告诉我,每一个创业者都是淘沙得来,挫折应对、问题解决、细节执行,环环相扣面前,没有强大的求变和适应能力应付不来。
拿汽车后市场来举例,有不少实体线下店,门面小、项目精,专攻小范围,依旧活得有滋有味。这群人就是在做生意,也正是这群人的出现支撑起整个后服务市场的盘子。这是最佳的赚钱营生,人想的很清楚,我不贪多,就是生意人。
怕就怕,一些明明是想做生意赚钱的人,盖起一个大帽子就四处找投资人融资。一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二没看清楚自己能做到哪一步。
汽车后市场服务的最佳创始人莫过于这类人:远景目标想的清楚,也能预想到创业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综合自身清醒的挫折应对预判,最终决定创业。抱着做事儿目的的人,他或许不是出身汽车行业,没有行业经验、资源,即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人生生挤进来。
据恒鼎汽车轮毂单元了解,互联网创业者进到传统行业,常不被人业内人士看好。无他,焦灼感生出的自持与批判。不否认这些负面声音,而且往往批判的问题都是存在的。如何意识并解决问题,则是关乎创始人的高下立判。就像举杠铃,举之前知道重,但不知道重到什么程度,举到哪个位置,会不会伤到自己。这些问题都需要边走边看,产品试错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最大的信任所在。
那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创业项目才是资本爱的呢?一条标准,创业者也可以拿去自测:一想到自己在做的事儿,就有种踏实感,压根没想着赚钱。这并不是说不去想商业模式,而是有种赚不到钱也开心的非理性热情。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