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由此带动下的汽车循环经济市场潜力巨大。据预测,到2015年前后,我国报废汽车的数量将达到1000万辆,如果汽车拆解平均每台车能实现3000元左右的回收收入,每年旧车拆解市场规模将高达300亿元。
随着我国汽车普及时代的来临,旧车处理已经提上日程,汽车拆解业的幼苗已经冒头。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亿辆,汽车拆解平均单车能实现3000元左右的回收收入。每年旧车拆解市场将高达300亿元。然而这个还在发酵中的大蛋糕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吃到。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一辆报废汽车交给正规企业拆解往往只能卖几千元,而在黑市上可能要卖到两万元,原料来源不足直接限制了正规企业升级改造。
数量庞大的"游击队"蚕食了大部分市场。不仅重金属废物随意堆放,钢铁、有色金属等回收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由此还可能造成报废车拼装或换壳不换芯后又重回市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三种地下交易途径导致拆车企业回收难,一是部分快到报废年限的车辆被转卖到二手车市场;二是部分车主将即将报废的机动车退出户籍,转卖到管理薄弱地区或边远地区,或套用假牌上路行驶;三是不法企业非法拆解、拼装车辆。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现在国内每年汽车报废量约300万至400万辆,但通过有资质的企业拆解只有不足100万辆。这意味着,其余200万至300万辆报废汽车流入其他地方。
在专业人士眼中,报废汽车本来可谓“一身是宝”。在成熟的拆解市场中,汽车拆解企业有三个部分可以盈利:首先是从“五大总成“再制造方面获利;其次是分解材料方面获利,材料中,玻璃、塑料、各类金属拥有较大回收价值;最后就是政府对汽车拆解企业的补贴。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326
国内汽车拆解行业鱼龙混杂已是不争的事实。报废汽车理应寿终正寝,却被拖入非法拆解企业、二手市场,被注射“强心针”,透支生命后重新进入市场;抑或是通过“器官移植”强行维持生命。报废汽车经过非法途径处理后重新上路成为马路杀手,其危害不仅仅限于行业本身。
在国外成熟市场,汽车生产企业与拆解企业的联动是非常重要的,也会达到共赢的效果。在欧盟,除了各种严格的法律规范了整个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具体运作外,汽车制造者亦被要求从生产过程开始,尽力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制造有利于回收的汽车。
首先,制造商承担着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回收体系责任;第二,制造商须对产品中的限用物质进行管理和控制;第三,生产汽车须兼顾可回收性设计;除此之外,制造商还要向社会提供拆解信息或环保要求。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