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就是汽车油耗,通俗一些说汽车烧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当然能够烧得越少跑得越多是我们的愿望。那么作为车主的您对于汽车油耗有了解吗?http://www.xylauto.com/ch/NewsView.asp?ID=312
2013年,中国汽研涉油耗检测业务的“乘用车油耗单项业务收入”占公司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的比重不到1%。据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中国汽研实现技术服务收入6.71亿元。
据新裕隆冲压件了解,为了严格规范油耗检测,并能给予消费者具有参考价值的油耗检测数据,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汽车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确认,也就是说厂家需要将车辆送至工信部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油耗测试,测得数据在规定范围内才属合格。而得出的被确认数据则会以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的形式张贴在新车玻璃的醒目位置上,给消费者以参考。 认证检测则由厂家将样车发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油耗试验。如试验结果合格,由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众多车企能干预的其实是认证检测这个环节。如果企业和检测机构达成默契共识,企业可挑选“合格”产品送样检测;如果检验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对检测来样产品负责,批量产品的一致性问题得不到有效监管。
油耗检测主要对样车负责,即使油耗检测合格了,如果有关行业部门不加强车型生产一致性监管,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车的实际油耗与厂家标注的油耗仍不会符合,其结果是节能效果也大打折扣。
中国的测试油耗方法是直接照搬欧盟的测试标准,它的测试结果本身就与用户实际驾驶油耗存在巨大误差。这一点在欧洲同样存在,在中国这样堵的路况下,就更加变本加厉了。之前在企业专门负责油耗的测试和申报,也有很多车是直接测试通过的,然而,其结果也不会说就与用户实际驾驶油耗很符合。http://www.xylauto.com/ch/NewsView.asp?ID=312
国内汽车行业油耗打假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据新裕隆冲压件悉,长期以来,汽车产品的实际油耗与测试油耗的巨大差距,以及工信部油耗与美国EPA测试油耗之间的差距,已经让用户和媒体都感到有必要郑重指出来,并要求国内车企进行改进。油耗打假必须支持,但打假的矛头必须要指向正确——到底是企业问题,还是标准问题,导致实际油耗、美国EPA油耗,与用户实际油耗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