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检验汽车7000多万辆次,及时发现严重安全隐患车辆300多万辆,对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尤其是我国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以来,机动车年检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截至2013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汽车保有量从2003年的2421万辆到2013年的1.37亿辆,并继续以每年1500万辆的速度增长。 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319根据新的规定,2014年9月1日起,试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免检制度。在此期间,每2年提供交强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免征证明后,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门申领检验标志。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量,性质为非运营的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面包车和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其首要目的并非像客货运营车辆那样“多拉快跑多赚钱”,而是多以安全代步出行为“最高目标”。
随着保有量的增加,检验供需矛盾日趋加剧,某些地方机动车辆年检流于形式,走过场,浪费时间。检验工作中人为设障,一些地方还滋生出灰色利益链,“中介”与检验部门部分工作人员勾结,获取非法利益。这些做法不但埋下交通安全隐患,危及汽车产业发展,也滋生了腐败,损害了政府形象,与立法初衷背道而驰。
尤其是进入大数据时代,交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可以精确掌握不同车型在交通事故伤亡统计中的比例。在这种背景下,一刀切的管理手段应当越来越少,精细、科学、区别化的管理手段应越来越多,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符合汽车社会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向。
除了减少汽车检验的频次,本次车检改革还推出了机动车异地检验、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加强检验监督管理、强化违规违法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新举措。细细分析下来,每一项改革都不是“画大饼”,而是真真正正解决之前广受诟病的问题,是对公众诉求的尊重和正视。方便车主的同时,机动车检验工作更加严格、规范。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机动车检验事关道路交通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新举措的推出是应时而改,与时俱进,尊重民意,以人为本。2013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7亿辆。在这庞大的汽车社会里,如何保障广大车主的用车权益,是一大难题。期待着更多的诸如“车检新规”的给力政策落地。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