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钢铁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运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环境的变化引发了钢铁企业的不适应,传统的营销体系已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新要求。在环境巨变的倒逼下,钢铁企业的营销改革已经行在路上。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行业内外的严峻形势,再一次提醒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十分必要而且尤为迫切。当前,已经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产品的盈利或费用的降低来摆脱困境,而是必须依托改革创新,彻底扭转高盈利时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全面建立起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和服务意识,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317
无论营销系统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创新,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客户,离开了客户的改革创新是没有意义的。为此,武钢建立了“倒三角”的营销模式,改变传统的由领导指挥职工、由生产决定销售的方式,转而要求客户经理深入到客户中去,识别客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订单并进行排产。营销体系高层领导的作用是帮助客户经理解决问题、突破阻碍。正如黄志明所说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综合来看,钢铁企业对营销体系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价格和效益方面。据统计,去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平均结算价格下降了308元/吨,降幅为8.21%。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身处改革的大潮之中,依然有部分企业抱残守缺,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东张西望、行动迟滞。还有部分企业的体制改革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不清晰,缺乏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须要明确的是,改革可以渐进,但必须起步。当前,面对行业微利运行的现状和日趋严格的外部环境,钢铁企业要抓住机遇,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迎来产能优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更大发展。
国家要支持这些钢铁企业在产量规模的增长上实现“两条腿走路”,即注重对外进行重组的同时,努力提高核心企业的产能优势、品种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还要提高企业重组的集团效果与社会效果。提高企业重组的集团效果,要重在理顺集团的管理层次,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主体业务的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提高企业重组的社会效果,就是通过企业重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员工的收益水平。 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