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兴起“汽车空调致癌说”,声称车内材质会释放“苯”,进而产生毒素致癌。这一说法,顿时让众多车主惶恐一把。所幸,最后证实这纯属一场虚惊,美国癌症学会专门对此进行辟谣,汽车空调系统会散发出苯是不靠谱的。不过,
德莱福c.v.joint 建议,在使用车内空调时,热天发车先开窗仍不失为最佳做法。
“进入车内不要马上打开空调,而应先打开车窗通风几分钟,然后再打开空调,原因是汽车的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苯’,产生毒素而致癌。”在一篇名为《汽车的空调致癌——必读》的长微博中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为50毫克。若停车在室内又窗户紧闭,则产生400-800毫克的苯。若停在户外大太阳下温度超过15.5℃,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许量的40倍!人们只要进入车内而又车窗紧闭,将会无法避免地快速连续地吸入过量的毒素。
据
c.v.joint 悉,这条消息来自国外,其英文原版还引得美国癌症协会在网站上专门辟谣。而国内果壳网刊登了美国癌症学会对此的辟谣消息,声称汽车空调致癌是误传,研究发现车内的苯主要来自油料,而非流言中所说的来自仪表板等车内组件,研究结论不认为车内苯含量会导致致癌风险的升高。
此外,美国癌症协会的网站在评论这条流言时,也指出了这条流言上存在的其他“技术漏洞”,例如,流言中所说的苯的 “可接受水平”是完全错误的,它甚至比实际的苯含量限值还要高出数百倍
不过,这条微博很快就遭到辟谣,而且研究结论并不认为车内苯含量有致癌的风险。吸烟才是日常生活中接触苯的主要途径。
此外,流言“不仅主要观点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而且文中充满技术错误。”
比如,在讨论气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时,应描述为每单位“体积”中的质量,而非每单位“面积”中的质量。流言称苯的可接受水平为“每平方英尺”50毫克,显然是不对的。美国癌症协会的网站在评论这条流言时说:虽然这只是个小的技术问题,但它也反映出此流言创作者可能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所知非常有限。
http://www.tzdl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