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长春出席会议时表示,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将在今年年底全国联网,2014年正式实现开通,今后中央在一些经费支持方面,将与电子学籍的建设情况挂钩。http://www.cggwy.net/mryl/2013/1211/1060.html
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9月1日起,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获终身唯一学籍号。统一建成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据成公教育悉,该系统将对学生学籍注册、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同时满足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近日,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截至10月底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显示,32个省市区(含兵团)已全部完成全国系统的安装。河北等23个省市区的全部或部分学生数据已进入全国系统数据库,其中,上海等13个省市区的学生数据入库率超过90%。
据介绍,教育部考虑要在全国统一规范学籍管理制度,以身份证为基础,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首次入园和入学的时候采集基本信息,这个号码终身不变。今后,提干、晋升职称、读博士等,不用干什么都填写一次表,因为基本信息都有,只需更新完善即可。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入学,要合理地划定入学的范围,小学初中尽量进行对口直升。城区的学校难以划定一对一对口直升的,可以是多校对多校,多个小学对多个初中。其中,有的初中报名的人数超过了招生的人数,采取摇号和电脑派位的办法。
让初中学生的在校表现成为录取的参考,要提倡等级呈现中考的分数,避免分分计较。要对在初中阶段有突出表现的部分同学直接录取,各地可以有鉴定标准。
高中阶段要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其作为国家级考试,以便高校录取时参考,提倡等级呈现。http://www.cggwy.net/mryl/2013/121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