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543
“公车改革”是一个老话题,其间我国也先后出台多种政策、规定,就在不久之前,国家刚刚把公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而现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意味着此前自主品牌寄望于公车提高品牌形象的算盘基本落空。
据恒鼎汽车轮毂单元了解,公车在我国年产销2000万辆的总量规模之下占比并不高,但是其示范效应一直备受车企重视。在失去这一塑造品牌的“捷径”之后,自主品牌如何继续上探之路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难题,但同时,原有的用车需求不会消失,并且有可能带来一个新的市场利好。
其实,公务车市场更多的是带来品牌提升效应。从量上来看,对庞大的私人市场来说,影响不大。或许,这有之前一正一反的例子来说明,一是奥迪,借用公务采购,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成功引导私人市场。二是被重组之前的长丰汽车,在SUV市场长期占领着政府采购,但缺乏开拓私人市场,导致当时困难重重。
虽然对于公务车市场的绝对规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根据公开信息估算,2010年我国公务车保有量约200万辆,假设近两年每年10%的增长率,到2012年年底大约有不到250万辆。若只考虑更新量,按照6至10年的更新率(规定领导干部专用车6年使用年限,一般公务车10年使用年限),更新需求大约30至40万辆。
取消公务车,这也让未来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同一市场中争夺。对自主品牌来说,市场竞争环境将更为激烈,争夺也更加进入白热化。这也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换个角度,取消公务车,对自主品牌来说并非噩耗,而一种机遇,在鞭策自主品牌走得更好更远。如今,广汽的传祺,上汽的荣威与MG,吉利的帝豪等等,不都是走得挺好吗?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543
现在一般公务用车取消,尽管不会在销量上带来大的影响,但是其品牌战略却可能面临调整,尤其是一些国有汽车集团。据了解,由于自主品牌普遍起步晚,面临国内汽车市场合资品牌、传统自主品牌的激烈竞争,多家汽车集团自主品牌摒弃传统自主品牌从入门级低端车起步然后产品线向上延伸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初期便以中高级车起步,参考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路径,各汽车集团均对通过公务车采购提升品牌形象寄予厚望。
据恒鼎汽车轮毂单元悉,公车改革带来的并不都是利空的消息,此次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并不意味着用车的需求减少了,反而可能会带来新的机遇。有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