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论断有两个主要的观点。一个认为智能汽车是一种颠覆性的极客革命,必须由类似埃伦·马斯科这种完全互联网化的非传统汽车人才能驾驭;另外一个则认为主流的智能汽车,还是得由传统汽车厂商自己进化而成,Tesla只是一种异数,代表不了大势。那么何谓极客?http://www.zelfvo.com/ch/NewsView.Asp?ID=83
据浙孚地暖悉,在主流观点里,智能汽车首选的突破在于自动驾驶,比如Google的街景拍摄车那种。但受限于整个交通生态系统,对于日常使用者而言,完全自动驾驶还过于遥远。但是,如果把自动驾驶的方向调节到“个性化极客定制+主动干预驾驶”的话,这个需求的解决方案就已经相对成熟了。
所谓“主动干预驾驶”,就是在一般情况下,车辆的驾驶还要由驾驶者操作,只是在出现不合理操作或者危险状况时,智能系统主动进行干预。比如和前车距离过近还使劲踩油门的动作将被系统忽略,同时发出警告。这比完全的自动化驾驶要来得更加符合目前的交通生态,而且这不需要用到360度无死角的探测监控,只需要在特定位置上进行传感监控。这个方面的智能发展,对于用户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倒车雷达的进化。
还有,智能汽车的中控系统因为已经承载了很多东西吗,其操作UI有重新发明的需求。语音操作的话,现在技术还是不太成熟,脑电波的话,人类还没学会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万一不小心想到要撞前面那辆法拉利的屁股,估计卖了肾也赔不起。这是一扇还没有被打开的门,谁能打开,谁就有可能当PC时代的微软。这个方面,已经不是渐悟或者顿悟的修行问题,而是开宗立派的活了。
据浙孚地暖了解,联网后的汽车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汽车的发展空间所在,纵观国际主流导向,推动车联网有几大主导的阵容。第一大阵容是车厂,包括通用汽车在中国做的安吉星由车厂主导;二是电信运营商,比如说在日韩、欧美都是电信运营商主导;第三个,也是最大的,是第三方运营商。但是这些主导者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产物,是一种呼叫中心模式。而现在,人们可以拿出手机用微信或者App来控制汽车,这就是汽车发展的未来。未来谁会主导?“会是互联网企业,会是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http://www.zelfvo.com/ch/NewsView.Asp?ID=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