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深刻改变,伴随着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中国汽车后市场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保养、年检、保险、安全、二手车交易等细分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汽修美容门店也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据专业人士介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后市场才刚刚起步,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应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说,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一倍以上。因此,汽车后市场也被誉为泛汽车行业的“黄金产业”。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535
仿佛是一夜之间,车联网成了最火热的汽车词语。不久前,某网站做了一场车联网产品评比,参与的竟有18个品牌,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丰田G-book、通用安吉星、上汽inkaNet,吉利、奇瑞、一汽奔腾等很多自主品牌也拿出了自己的系统。然而,不少人评论说,尽管不少车企都独立开发了自己的系统,但车联网毕竟是基于IT技术,要依托电信和网络,所以在未来,拥有技术优势的IT企业、网络公司将是主导。
据恒鼎轮毂了解,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月,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亿辆,汽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而这种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在一般情况下,车辆使用4年到9年之间,其售后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从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算起到今天刚好是第4年。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期即将来临。
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的经营模式、管理服务、竞争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经历了几年的启蒙和培育期后,中国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乱而小序的成长期,行业竞争相对混乱,商家实力参差不齐。只有能够洞悉消费需求,运用创新思维,坚持服务至上,才是中国汽车后市场良性发展的唯一出路。
从技术发源的角度看,最初做车联网、形成技术雏形的是车企,IT公司并没有走在前面。在我的印象当中,早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大潮还远未兴起的时候,日本已经开发并应用了接近于车联网功能的智能交通信息交互、导航系统。这充分说明,汽车智能化、信息化是汽车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全是互联网行业冲击带来的结果。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535
其次,从现实市场的层面看,眼下唱主角的也还是车企,IT公司并没能给车企设置多么高的技术门槛。且不说丰田、通用,就拿上汽自主品牌推出的inkaNet来说,从2008年起步,已经发展到了3.0版本。据介绍,新的系统不仅具备车载wifi、实时路况和语音交互等创新功能,在硬件水平上也不输于苹果iphone。
据恒鼎轮毂悉,IT界在汽车IT上落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有人从技术层面解释说,因为IT和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汽车企业很容易就把现成的技术集成到汽车上。但我更想说,汽车智能化也好、车联网也好,根本目的不是在汽车里装上一块屏幕,而是为了制造一辆更好的汽车。车联网技术汽车企业走在了IT界前面的原因也在于此。激烈的竞争使得汽车企业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车联网,最早感知它的理所当然应该是造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