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机用着是很爽,但莫名跑流量的遭遇相信不少用户有过吧?像近日滨州一市民,一夜间手机竟自己偷偷跑了1G多(1G=1024M)的流量,为此他要多掏400多元!他实在搞不明白,这到底是咋整的?
浙孚地暖介绍,莫名“丢”流量可能来自应用、软件以及手机设置等几方面。
首先是应用问题,由于用户不了解情况或出现失误导致。比如高速手机网络下持续下载和连续收看手机视频都会导致高额的手机流量产生,如一集普通电视剧大致消耗200-300M流量,一部高清电影大约耗600-700M流量。如果用3G网络通过网页看图片、视频以及下载游戏等也会耗较大流量。有的手机用户对此不了解,造成流量消耗。http://www.zelfvo.com/ch/NewsView.asp?ID=61
软件方面,有的软件会自动更新,消耗高流量;而某些“流氓软件”更会偷吃流量。比如,如果手机上设置了自动更新或自动推送邮件,就会在用户不知情时产生流量。一些收费版的应用软件很大,如果在3G网络环境下,用手机下载、更新就会产生高额流量。还有部分软件会自动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弹出广告;手机软件使用后未关闭,程序在后台自动运行、自动升级、自动更新产生流量;特别是有大附件的邮件发送不成功后,手机会不停尝试发送,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
招数一:套餐里没多少流量或所剩无几时,就别用手机下载应用软件了,建议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下载,或在WiFi环境下下载、安装、更新软件。
招数二:通过BT、迅雷或电驴等客户端软件下载信息时,严重建议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下载,再同步到手机里观看。你知道,这类软件是将手机作为一个种子,即使没下载东西,其他用户也有可能来共享手机资源,产生流量。
招数三: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下载、更新软件时,建议将手机3G功能关闭,以免WiFi信号不稳定或到WiFi区域外时,手机会自动切换至3G网络产生流量费。
招数四:对手机进行一些小设置,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比如,手机邮箱设置为手动接收,个人热点功能关闭或设置密码,及时关闭手机上的iCloud功能等。
招数五:在不用手机上网时,及时退出后台运行程序,关闭网络功能。同时,用户也要留意别误操作,比如非正常渠道的下载,以及误点软件更新功能等。
招数六:还有些提醒的办法帮你监控和管住流量。如可以定制运营商提供的提醒当月流量使用情况和剩余情况的短信,或者直接下载个有流量统计功能的软件,帮你随时看护“钱包”。
浙孚地暖提醒:手机如果带有wifi功能,在能使用wifi的地方尽量使用wifi。浏览网页如果可以关闭图片动画声音,尽量关闭,上传图片尽量压缩小之后再上传。下载东西时尽量使用带断点续传功能的软件下载以免中途断线又要重新下载。经常查看联网的后台程序,如果可以设置软件联网时间间隔,可以尽量设大(如检查电子邮件时间)。关闭软件自动更新,自动网络获取信息等功能。使用省流量的游览器,打开压缩中转,低彩等功能。尽量不用手机下载太大的音乐,电影,应用等。http://www.zelfvo.com/ch/NewsView.asp?ID=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