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加之能源结构优化战略不断推进,天然气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气源建设高歌猛进。有报道称“三桶油”未来几年将在天然气产业投入近万亿资金,用于在国际市场收购上游气源、沿海建设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终端以及国内跑马圈地布局LNG加气站。但天然气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便能以点带面,取得全面进展。
据红法办公酒店家具悉,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了增加资源供应、加快管网和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等6大重点任务。在非常规天然气发展方面,《规划》提出,页岩气将初步实现规模化商业性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明确了“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并提出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给予页岩气更多实质性扶持。
天然气气源建设,无论是管道气还是LNG接收站,一旦投产,供应规模即达到一定量级。而且,天然气项目通常与上游签署长期协议,“照付不议”。但市场的发展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去开拓,尤其是随着我国进口气比例逐年上升和天然气价格改革不断推进,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间的比价优势正逐步弱化,市场拓展难度加大。部分东部多气源城市正面临这种气源与市场无法同步发展带来的挑战,其他天然气气源项目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在当前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体系和管网体系尚未成熟,通过国内现货市场有效调剂余缺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这种不匹配意味着较大的市场风险。http://www.yhhfjs.com/ch/NewsView.Asp?ID=68
2011年,我国天然气增长达20%以上,2012年增速放慢至10.6%左右,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未来我国天然气增长的潜在市场主要为民用气、车用气和发电用气,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乐观估计需求量将达到2300亿立方米,民用气和车用气复合增长率将分别高于8%和29%,发电用气可能由目前的24%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30%左右。尽管增幅可观,但居民用气占比不及三成;车用气尽管增速较快,但基数较小,且面临改装成本过高、非居民天然气价格改革之后天然气价格优势下降、短期内加气难、甚至包括改装汽车面临年检难等一系列政策、市场瓶颈,需要一个较长的市场培育期。鉴于发电用气价格一直未能实质性理顺,尤其是煤价低位运行的趋势暂时看不到头的情况下,对于天然气发电,电企、气企均无热情。
我国天然气市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面临气源与市场不匹配的摩擦期,其原因既有天然气行业特点使然,也有目前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之故。从宏观和长远来看,应加大资源引进和利用力度,但市场需要逐步成长,应更多的注重多元市场体系建设,逐步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和价格管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惟其如此,方能不冒进,不失速,把准市场的脉搏。
据红法办公酒店家具了解,天然气行业虽有竞争因素存在,但多数环节仍以垄断为主,勘探开发对国企和央企的依赖过重,进口燃气主要由国企和央企承担。而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行政干预将相关权限直接赋予龙头企业,过度垄断从而导致效率低下。放开勘探开发环节的审批、放开进口燃气权限的政策若尽快落实,民企在天然气行业所能发挥的作用将大大提升。http://www.yhhfjs.com/ch/NewsView.Asp?ID=68
中国城市燃气市场目前高度分散,为了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低的营运成本,燃气行业的兼并重组一直在进行。主要城市燃气公司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分额已经从2005年的27%大幅上升到2012年的40%以上。在城市燃气行业中,大的服务提供商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更佳的协同效应和更低的单位成本,因此行业内兼并收购的趋势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