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第一铸造大国,自2000年起我国铸件产量已连续12年位于全球铸件产量的首位。同时,铸造企业的数量比世界其他国家铸造企业的总和还要多。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万多家铸造企业,大多不具备经济生产规模,年平均产量仅为1320吨,远低于发达国家(如德国为9640吨),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国内铸造企业年产量超过10万吨铸件、员工超过千人的寥寥无几。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201
2012年我国铸件产量虽然同比增速大幅放缓,但较2011年仍增长2.4%,总产量达到4250万吨,占到世界产量的44%。目前,铸造行业也受到了产能过剩、需求萎缩、成本高企、利润微薄、运行不畅、竞争乏力等难题的困扰。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指出,在需求旺盛的市场条件下,我国铸造业经过前些年的粗放型增长,铸件产能虽然得到了大规模扩张,但企业投入的科研、技术和开发费用却与之不成比例,因而造成普通、低端、铸件产品严重过剩,大型铸件、精密铸件等高端产品仍相对短缺。
由于我国铸造产品具有多样性、小批量、常变化的特征,很难按统一标准进行规模化生产,不但增加了形态各异的冷型模具成本,而且使废品率居高不下(普通件废品率一般在8%左右,复杂件、高档件约为15%左右,而发达国家铸件废品率只有2%~3%)。废品率的居高不下,不仅增加了能源材料消耗和时间成本,影响了机械加工工序的生产,而且损害了企业的形象,非但不能通过进入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还降低了配套主机的质量性能。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发达国家出于对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加大环保投入,其环保设备投入比我国高出4倍~5倍;另一方面加大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输出资本及技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梯度转移,即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在铸造业尤为突出。我国包括轧辊在内的外资、合资兴建的铸造企业,较之其他行业明显增多,故更应该加大环境保护与管理力度。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