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产业升级无论如何不能去工业化。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占领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 就产业的技术升级而言,深入考察我们会发现,中国工业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技术创新大国。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技术创新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同。我们正在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
中国的产业升级无论如何不能去工业化。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占领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
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不是体现为制造业直接创造的价值或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是体现为制造业所蕴含的生产性知识的复杂性。
虽然制造业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制造业本身所蕴含的生产能力和知识积累却是关系一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该部门直接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更体现在它对于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作用。
长期以来,有关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的政策性辩论,常常围绕“工业比重是否太高、服务业比重是否太低”展开。由工业产品复杂性所反映的一国制造业能力是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能一味地强调提升服务业所占比例。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我们不能让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机遇从我们身边溜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要实现产业内升级,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升级,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产品升级,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升级,由制造业向生产线服务业升级,最终实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本质上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分解分工而向服务业的延伸,是制造业文明的深化和扩展。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用工业精神塑造现代服务业。有了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我们才可以打造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