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向售后市场要利润,不少汽车品牌纷纷推出了汽车延保服务。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也让“有偿”延保服务顺势而出,并有在市场上蔓延的趋势。
据双良刹车助力器悉,对于有偿延保服务,消费者只需付出很小比例的延保费用,即可延长厂家或经销商承诺的产品售后时间和扩大保修范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但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汽车有偿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大程度上消费者都抱有抵触情绪,在 “三包”实施后,或许这一现象将有所改观。http://www.sllgbrake.com/en/NewsView.asp?ID=76
“汽车保修期”这一衡量商品价值的要素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价格、配置外,对于保修期的时间也很敏感。
这种有偿延保的模式根据涉及车型不同而价格不等、内容不一。一般来说,延保服务的价格根据汽车品牌价格高低和延保时间长短的不同而不同,汽车价格越高,延保服务的价格越高;延保年限越长,延保服务价格也越高。在延保期内,只要是正常损耗而非人为损坏的,都可以获得免费更换零配件。
一位第三方延保服务提供商相关人士坦承,无论消费者采取那种模式,最终都需要通过经销商将延保产品出售给消费者,后续的保修服务也需要经销商进行落实。这无疑将客户与经销商捆绑在一起,有效地避免客户流失,并带来了可观的售后利润。
据了解,延保服务的利润率较高,推出延保服务的保险公司在与4S店合作时,会将车主支付的延保费用的15%-25%作为提成返给4S店。
对于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合作向车主提供延保业务,多数车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厂家对此的态度是支持的。既然没有强制之说,那么延保就像4S店也为消费者提供保险业务一样,是一种附加服务。一位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称,在不违反经营原则的前提下,厂家对于经销商自己拓展的业务都持支持态度。
相比而言,合资汽车品牌更愿以厂家的名义推出延保服务,希望借助网络优势,并全面准确地掌控经销商实际的服务动态,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
据双良刹车助力器了解,目前经销商对于延保服务都抱以肯定的态度。由于符合延保的客户通常都是新车车主,门槛较高,且延保业务针对的是车辆超过厂家质保期后才开始执行,这对厂商而言依然有利可图。“一般来讲,一辆车如果跑了三四年都没出现过大问题,那再出状况的几率就不是很高。”一位合资品牌4S店售后服务部经理直言,“车辆的不稳定期都在厂家质保的年限内了,这段时间之后再保主要零部件通常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易损的小配件延保服务通常还不包括”。
据部分经销商统计,真正选择延保服务的车主比例很低,尚不足5%。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如大众、通用、丰田等,选择延保的车主比例相对高一些;自主品牌和非主流品牌,选择延保的车主比例则非常低,有的店一个月也难有一单成交。http://www.sllgbrake.com/en/NewsView.asp?ID=7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现有的延保服务实际操作现状来看,除了消费者未能接受外,很多厂家推出的延保服务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很多在国内市场进行的延保服务并没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服务需求来设计和规划,各品牌之间,甚至同品牌之间有些情况下无法做到向消费者提供统一和全面的服务。此外,经销商为追求销量,通常会将收费项目变为另类促销手段,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这也影响到了有偿延保服务的实施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或许会成为延保服务的转折点。上述人士表示,在“三包”实施后,延长保修将会成为各厂商的主要竞争手段。而延保服务被消费者接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随着延保服务的需求急速攀升,充分的市场竞争自然会演变为市场趋势,推动延保服务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