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虽然外围市场变幻风云,但深圳市场基本上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没有因为政策的调整而大起大落,也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忽盛忽衰,整体稳定向前发展。不过,剖析终端市场和经销商个体的经营状况,还是有一些热点集中反映。而这些热点不仅反映出终端市场的特征,也反映出经销商正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经营,以更稳健的姿态应对充满诸多不定因素的市场。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504
据恒鼎汽车轮毂单元悉,从年初开始,就陆续有多个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新店开业,初步估计,上半年新增4S店达到10多个。开年后的车市立即进入活跃的状态,从自主品牌到豪华品牌;从原关内到关外,深圳的新汽车经销店呈多头并进的局面。
今年5月份,中汽协再次发布经销商库存预警信息。调查显示,2013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1.32%,库存仍超预警,库存压力将持续增加。
由于深圳多年以来已形成了车展购车的消费习惯,因此从进入4月份开始,市场就进入观望状态,这种观望在5月份达到了顶点。5月份展厅意向客户的成交转换率从过去的近30%,下滑到不到10%。流通不畅导致的结果就是经销商库存高企,在车展前已有进口品牌的库存超过2个月,形成巨大的库存“堰塞湖”。
不过,车展上刺刀见红的厮杀带给经销商的并非是沉甸甸的收获,相反也有可能是沉甸甸的负担。车展上几乎找不到没有优惠的车型,不少经销商为了冲量不惜亏本卖车。去年就有某豪华品牌一个车展下来亏损过千万,今年的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对于车展,经销商现在已经面临两难选择:不冲量,高库存会压得喘不过气来;亏本冲量,利润亏损得也喘不过气来。保销量还是保利润?这是车展热背后的一个艰难选择题。
6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钱荒”波及到了车市。从终端市场反馈信息来看,“钱荒”已波及汽车金融业务,部分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机构都明显放缓对车贷的审批和放款步伐,这成为今年车市艰难复苏进程中的另一道坎。http://www.zjhd-hub.com/ch/NewsView.asp?ID=504
“钱荒”对经销商的最大影响还表现在活动贷款资金变得更加困难。当“钱荒”遇上淡季,库存有再度攀高的趋势,在银行“钱荒”背景下,经销商融资难度和成本都将提高,资金链面临新的考验,而目前正在扩张渠道网络的车企,也可能因此放缓市场拓展步伐。
据恒鼎汽车轮毂单元介绍,其实,在较早前金融行业已经对汽车流通行业收紧了资金信贷。近几年来,一些银行的汽车贷款额度一直不够,放款时间明显延迟,审批也更加严格。原因有很多,其中与流通行业投资回报低、风险加大不无关系。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大多是经营状况良好、有着集团背景支持的经销商。普通的经销商,或转为成本更高的民间借贷,或转向求助金融公司。
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集团经销商,则趁机进行扩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汽车销售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经销商要提振业务、扩大经营规模和消化库存,都需要金融杠杆的支持。而由于钱荒的突然来袭,经销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库存融资成本的提高,使资金链将面临考验,扩张则只能展缓或者搁浅。这种状况对年初制定跃进式扩张计划的大集团经销商来说,也同时面临两难的选择:是逆市扩张还是顺势收缩?下半年的车市或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