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年前,当大家听到“坐在车上,借助车载屏幕就可以订酒店、买景点门票,还可以接电话与收手机短信”这样的描述,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科幻小说的场景。时易世变,现在我们相信,这是对于未来几年车生活的描绘。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51
据元威控制臂悉,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它的主题是人、网络和服务。近期,美国联邦政府对外公布一项为期一年的智能汽车计划。目的为证明车联网能够改善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
“车联网”不仅更新我们的认识,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有汽车改装行业专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000万,到2020年,可控车辆的规模将超过一亿,未来5年车联网产业的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
这项计划将在3000辆汽车、公交汽车等车辆上装载电脑、通信设备、传感器和摄像头,利用WIFI技术实现平台连接,让驾驶员第一时间了解危险路段,进而发出警告,提醒司机,进而减少交通事故。
若只是终端收集信息,整点交互,没有太大价值,或者整个导航,加些app,发发微博,这都可以车联网,车联网的愿景肯定对交通,安全等等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但现阶段都是有点盲目,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文字来形象的解析含义。在中国,暂时没有看到在车联网领域让有激动人心的技术。
据元威控制臂了解,相信在多方努力之下,未来我们在车厢里肯定可以得到很多的互联网体验,轻松了解交通信息、娱乐信息、通信信息。在紧急情况下还能获得外界的援助。
但进入便捷的移动车生活之后,肯定也会有相应的烦恼。法律如何有效对开放的系统进行约束,为行车安全、公共交通安全保驾护航?这是未来车联网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在网络世界里存在不少因法律法规空白而造成的雷区。
因此在车联网启动之前,我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立法,如果等到车载智能系统大规模运用时再仓促出台相关法律,我们所交的学费肯定更多。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