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本市温度最高达36℃,不少市民的汽车白天变成了“桑拿房”,出门开车成了“煎熬”,于是网上几种减低车内温度的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四种方法人气最高,分别是“车门大开通风”、“不停开闭车门”、“关车门吹空调”、“开车门吹空调”。
元威控制臂体验后发现,这些网传方法各有利弊。专家支招,巧妙利用车辆内外循环系统降温,最省时省力。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48
【实验方法】:准备普通家用轿车一辆,温度计一支。关闭车门窗露天停放,使车内温度达38℃,此时室外温度为34℃。分别用四种方法将车内的温度降低10℃,记录下所用的时间,以及降温效果等。
过程:10分钟后,温度计度数才下降了6℃。20分钟后,温度又下降3℃,此后温度不再变化,未达到温度降低10℃的目标。
因无法阻挡车外的热量,该方法降温效果不明显。温度低于室外是因车体遮挡阳光照射所致。
重复开关门
过程:打开车门,重复开关其中一扇车门。6分钟后,温度计度数降至32℃,降温速度较快。但车内温度同样无法降低10℃。此时,者小刘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与前一方法相比,不停开关的车门像“扇子”一样加速了空气的流通。但效果不明显且耗费体力,性价比较低。吴师傅则表示,经常频繁开闭车门,有可能导致车门限位器阻尼失灵。
过程:将车内空调的温度设置为最低,风速调到最大。16分钟后,温度就下降到了25℃,效果明显。
空调压缩机“强行”吹入冷空气“挤”了热空气,因此降温快且持续效果好。但这会加剧车辆废气排放,不环保。
过程:在开空调的同时打开车门。19分钟后,温度下降至26℃,降温速度和整体效果均不如前一种方法。
网友称该方法可利用空调的风加速气流流动加快降温,但邓教授称,室外热空气也会借此机会进入车内,是一种浪费,如果空调功率不够,很难达到预想的降温效果。
元威控制臂建议,从降温和环保的角度出发,车内温度比室外高时,应先打开所有车门自然降低温度,然后再关门窗用空调送风。
车内外温度均衡或者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时,可开启空调内循环辅助降温。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则需要开启外循环。或者车辆静止时使用内循环,车辆开动后切换到外循环,保证车内压缩机使用的都是“冷”空气,利于降温。
同样前提下,先自然通风,再打开空调内循环模式。两分钟后车辆启动,同时开启空调外循环。共用5分20秒,温度便降低至28℃。
这两种方法的降温效率明显高于网上流传的4种方法。因此,着急赶路的车主可以使用第一种方法,而如果时间富裕不妨使用第二种,减少车内“桑拿”的时间。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