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央行26日声称已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银监会也出来声援:近期银行业间没有出现大量违约,但笼罩在资本市场的负面情绪依然挥之不去。周三上证指数收于绿盘,下探至1951.49点。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75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暴跌的股市和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让新一届政府面临着压力。面对经济下滑风险,流动性紧张状况何时缓解?如何明确政策底线和解决金融失衡问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机构表示,流动性紧张是短期的,新一届政府更关注对金融风险控制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经济增长会下行,但可能提高潜在的经济增速,催生金融大整顿。
短时期的流动性困难主要是错配,再加上季节性因素,6月银行补交准备金,银监会要求将表外资产转入表内,挤压了拆借。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不好,回款速度也比较慢,致使流动性变弱。随着7月份出口情况好转,货币市场正在缓解流动性,预计到时将会回到年初的水平。
在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看来,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施政重点与前任明显有别。政府关注的重心从经济增速的调控转向环境、金融风险、食品安全以及改革等结构性问题。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是近期流动性收紧的主要原因。此举将导致短期内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新政的有利影响在于改革举措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并可能提高潜在的经济增速。
“有些金融风险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比如影子银行进入地方融资平台,如果政策过紧,风险就会暴露。我们要关注利率市场的发展,要在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上加强监管。监管层也要提供管理工具,至少不会出现拆借利率的快速飚升。”曹远征告诉记者。
中国银行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分析称:大家都说融资成本贵,其实中国的现实是金融二元化,包括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据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商业银行的利率下浮10%,有些人贷了款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就买理财产品。影子银行的收益比较高,在中间环节加10%,央行减息也解决不了融资贵问题。
各机构均表示,此次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收紧,也是为防范杠杆率进一步上升而推行的一揽子货币紧缩政策所带来的结果。曹远征说:“如果外汇占款减少,顺差持续,央票就会萎缩。我们理解央行的困难。7月份国内的经济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应该把高杠杆的问题解决好。”
高盛则称,当局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自5月中旬后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的做法将对短期实体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狭义人民币贷款在总体流动性供应中的占比越来越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已成为政策工具。监管机构在金融系统中引入更严格的措施以控制系统性风险,包括加大对银行间业务的控制、对债券交易实施更严密的审查,包括逮捕一些违规操作的交易员等。
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发展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体系从商业银行间接金融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转型,也是解决当前金融结构失衡、降低金融体系风险、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有效手段。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2005年,中国就开始资产证券化试点,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类。目前,两类试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规模不足1000亿元人民币。而2012年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接近两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国债的发行量。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