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在汽车、摩托车、重型机械等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凯印拉刀悉,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国产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的市场占有率低于进口刀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http://www.kygj.com.cn/ch/NewsView.asp?ID=238
1.产品质量意识不强国内一些刀具生产者缺乏足够的质量意识。国产可转位刀片材料质量差、品种少、规格不全,给刀具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加了难度。从产品外观质量上看,进口刀具的外观、颜色和纹理明显优于国产刀具。在产品使用性能上,与国产刀具相比,进口刀具加工尺寸精度高、稳定性好、耐用度高、切除率高,刀具及其配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一般装配后即可达到精度要求。
2.售前售后服务不完善国外很多刀具公司具有包括为用户选刀、供货、调刀、及时更换等周到的服务,而国内很多工具厂商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服务简单、粗放。
3.小作坊生产方式仍占很大比重由于经济等原因,国内一些刀具生产厂的小作坊生产方式仍占很大比例,加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由刀具零配件加工质量及装配质量引起刀具产品的一些质量通病仍难以消除。
切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是生产力,不是消耗品”这个观念,在发达国家已形成共识,切削刀具消费在制造业成本中的比重达到3%——4%。在德、美、日等制造业强国,现代数控机床和高效刀具互相协调、平衡发展的规律十分明显。
中国制造业的多数企业仍在依靠廉价劳动力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而较少关注通过改进加工手段提高效率来节省费用,所以中国制造业的刀具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仅占制造成本的1%——2%。在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现代高效刀具作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却仍处于较低级水平,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瓶颈之一。
据凯印拉刀了解,特别是最近1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中机床消费一马当先,把刀具消费远远抛在后面,这种奇怪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特点。如:2010年,中国机床消费达到了285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同年刀具消费为50亿美元,刀具消费仅为机床消费的1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水平。中国制造业应加强切削刀具的研发和创新,尽快缩小与国际制造强国的差距,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还将带动特种钢材、机床制造、机械加工等多方面产业,实现“以点带面”的工业发展方向。
最近几年,我国的刀具产业发展非常迅猛,目前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并且有望创造新的历史最高点。仅上半年国内刀具市场就实现了25——30的增长,尽管自下半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年仍可实现15的增长。相比较而言,近几年国际刀具市场保持稳定恢复,但年均增长率保守估计均保持在3——5左右。http://www.kygj.com.cn/ch/NewsView.asp?ID=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