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井喷期很难再现,但依托于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的大势,希望和机遇仍然清晰可见,车市进入一种相对的平缓期。这种状态下的中国车市,进入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效的市场需求并未减少,只是释放速度变慢,并对产品整个销售链条的要求越来越高。 http://www.cnrkf.com/ch/NewsView.Asp?ID=125
据容凯汽油滤清器悉,对于未来车市走向,瑞银亚太区汽车行业研究业务负责人侯延琨的判断是,继2011年和2012年的低速增长之后,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同比增幅大约为8.4%,乘用车为8.1%,但这一恢复性增长属于对过去两年的回补,2015年或2016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零增长期,或将长达十年之久。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3年1-5月的中国汽车累计批发量903万辆,增速为13%,但从年度走势看,2009年以来的汽车增速似乎是一路大幅快速下滑。2009年增速46%,2010年增速32%,2011年增速3%,2012年增速4%,这样的下滑到谷底后必然面临新的增长周期,2013年1-5月的增长已经至13%,转为走强期。
尽管总体表现较好,但车市回到井喷状态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实际上从两年前开始,我国车市增速就已呈现出放缓态势。上半年行业表现视之为“冰火两重天”。实际上,车市生态还要更丰富些,在政策行情退潮、丛林法则重现的背景下,市场又回到适者生存的真实状态。
过去的十多年间,是中国汽车销量迅猛增长的10年,也是各大车企跑马圈地占领市场的10年。而今,新一轮建厂潮已经涌现。2009年至2012年,中国获得的车企投资总额高达389.83亿美元,位居全球各国之首。目前,上海大众宁波工厂、新疆工厂、长沙工厂以及长安福特杭州工厂均已动工,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即将投产。未来,通用汽车将在上海金桥建设凯迪拉克工厂、北京现代将在重庆建设第四工厂的计划也已经清晰可见。
对于车企而言,每年年初的销量目标实在是不好琢磨的东西。定高了,完不成,会成为笑话;定低了,股东不干,高管位置就难保。数据显示,2012年,主要25家乘用车企业中,只有10家企业完成其年度销量目标。
虽然中国车市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合资车企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消费市场的“金字塔顶端”,自主品牌则伴随着市场环境恶化和大城市的限购而困境加剧。
据容凯汽油滤清器了解,一方面宏观经济进入稳健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汽车爆炸式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正不断显现,亟待修复。今年以及未来多年,中国车市已经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车企大跃进需求。从以往数据看,2012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幅在6.5%左右,而2013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幅将在6%左右。“微增长”的态势将有望在未来多年继续维持。 http://www.cnrkf.com/ch/NewsView.Asp?ID=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