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险种,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强、敏感性高、被保险人数量庞大。实践证明,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服务能力、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http://www.zjfg.com.cn/ch/NewsView.Asp?ID=114
据丰功卷膜器悉,发展现代农业,必然体现出“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值、高收益”,同时,也必然伴生出高风险,对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求也必然更加强烈。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这也需要农业保险保驾护航。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更需要保险作为重要保障手段。
如果说,农业生产主要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那么农业保险不仅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承担农业保险主要费用。毕竟,农村保险市场要发展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得到快速发展除非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当前,由政府出面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制度,通过农业产业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补贴手段支持农业保险发展,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务之急。
近几年,农民的保险意识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经过近几年农业保险的大规模开办,特别是通过农业保险实实在在的赔付,培育了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这些新型的农业生产者往往文化水平较高,对保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更加多元。
当前,大力推进农业保险的大气候已经形成,氛围越来越浓厚。除了广大农民、农企对农业保险充满了信赖和期待以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表达出发展农业保险的强烈意愿。除了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以外,国内不少省(区)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保险。
据丰功卷膜器了解,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要走出困境,必须在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模式的设计上有所创新才行。发展农业保险,必须以农民为本位,大力提倡创新:既要重点开展农业保险条款通俗化和种植业产值保险的探索与创新,又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款支付方式的创新;既要主动开展农民需求旺而风险相对较大的农业保险险种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内部“以险养险”制度,又要探索通过保险手段来化解农村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同时,还要探索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支持农业贷款的银保合作模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建设。http://www.zjfg.com.cn/ch/NewsView.Asp?ID=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