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一些汽车生产商不断投入新生产线,加密销售网点,以图抢占市场份额。急剧、盲目扩张加之产能连续释放,导致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生产、销售整体供大于求,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台创液压工具悉,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一次暗访显示,103家汽车4S店中,有17家在维修和养护时不使用原厂配件,31家掺杂使用非原厂配件,使用假冒配件的情况达46%。业内人士透露,4S店在维修时使用非原厂配件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主要是非原厂配件价格低,4S店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再者可以通过降低维修价格的办法留住消费者。在车辆维修保养时,4S店通常会使用质量较好的副厂件来冒充原厂件,并按原厂件价格收费。这让一直信任4S店的消费者不仅花了冤枉钱,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汽车三包”政策明确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以及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而“来路不明”和质量良莠不齐的配件便是横亘在“三包”面前的一大阻力。专家指出,在“三包”期内,消费者要求退换和免费维修车辆时,一个重要的证明就是,问题配件是否是在4S店进行维修保养的配件。如果4S店本身就使用副厂件来冒充原厂件,将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的困难。
拥有汽车厂家授权的品牌经销商,如此明目张胆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些行为到底该由谁来约束?首先约束经销商行为的应该是汽车厂家。一旦发现4S店存在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可以取消其销售资格。但这还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与“汽车三包”细则制定的相关专家指出,有效解决4S店使用假冒配件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打破整车厂商对售后市场的垄断。在欧美等汽车行业成熟的国家,整车厂对汽车配件质量标准进行公开,各配件生产商都可以进行生产,经销商也可以自由采购符合标准的配件。这样一来,可以形成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保障4S店的利润,以缓解配件混乱问题。其次就是要解决检测机构缺位的问题,建立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平衡厂家、4S店和车主之间的权责,让问题检测、质量鉴定和消费者维权都有一个有效的途径。http://www.tcyygj.com/ch/NewsView.asp?ID=101
据台创液压工具了解,4S店的“中国式”连锁经营模式缺陷加剧了行业竞争。汽车生产商(业内称为主机厂)与经销商4S店是“父子”关系,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话语权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由于文化背景、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很多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水土不服”,但4S店必须无条件服从。
为规范汽车品牌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2005年4月1日起,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邱宝昌认为,很多销售、维修、保养上的问题是销售商的责任,法律上是4S店负责,但更深层次是由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制约,所以销售者和制造者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和合理。
据了解,厂家为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在投资、运营、宣传等方面对4S店要求苛刻,仅建店一项,前期投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一些4S店为迎合厂家和扩大市场销售影响力,也不断提高建店形象标准,于是便出现了诸多“豪华4S店”,这些成本最后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消费者眼中,4S店一直是品质和管理的代名词,然而激烈竞争却导致4S店严格的管理体系漏洞频出。一位知名品牌4S店销售经理透露,这两年4S店员工收入水平基本没太增长,一般技术工人每月工资不会超过3000元,而且汽车销售、维修行业人员流动特别频繁,为了留住员工,一些员工的违规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媒体不曝光、厂家不责罚就行。http://www.tcyygj.com/ch/NewsView.asp?ID=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