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车灯照明的国家标准几乎照搬欧盟法规未来我国将根据自身的路况特点和人的身高体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标准。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34
作为汽车销量的第一大国,去年我国国内汽车照明市场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但大多被有外资背景的企业瓜分。复旦大学“第一届中国国际汽车照明论坛”即将开幕,有专家呼吁,中国的汽车照明系统该有“中国标准”。
据元威控制臂悉,我国汽车照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数量有限。复旦电光源研究所教授孙耀杰介绍,中国本土企业在汽车照明更多的是在国外汽车设计的基础上做一些修改和变动,行业内的基础标准是欧盟汽车标准法规体系。复旦电光源研究所副教授林燕丹表示,中国的道路情况等和欧洲的不一样,中国的汽车照明系统应该有“中国标准”。
中国作为汽车销量第一大国,其汽车照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数量有限,创新技术寥寥可数。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照明技术的落后也限制了国内汽车照明标准的制定。据悉,目前,相关国家标准几乎完全参照ECE(欧盟汽车标准法规体系)法规。而在实际运用中,照搬的外国标准却还有诸多细节需要完善。
一方面,与白种人的身高体型相比,黄种人在车内的可见最低探测点完全不同,不同年龄人群光感也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欧盟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以及美洲法规的建立都是基于各国家的路况,照搬别国标准显然并不适合。
车灯设计必须以安全性能为基础,在考虑成本和节能性,还需利用光学、热学、电学、结构、材料等多学科知识。
针对当下极为盛行的改装车以及喷漆车,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副所长孙耀杰提出,事实上,车体的颜色是不能够轻易改动的,“尤其在夜间行驶时,斑点以及炫亮的颜色容易给尾随在后的驾驶员炫目、晃眼的感觉。”然而,在当下的国内车灯照明行业中,改装车、喷漆车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监测标准。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