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天、14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远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且投资标的多为银行间基础资产和金融工具,风险评级较低,多属稳健型投资。同时,其较强的流动性,提高了客户的资金使用率,适合具有不确定性短期理财需求的投资者。
通常情况下,如果短期内资金面偏紧,市场利率被推高,导致银行投资资产的收益上升,从而带动了产品收益的走高。面临着短期债基和货币T+0的双重竞争下,某些商业银行为抢占短期理财市场,推广表外业务,从而设定了较高的产品收益率。
投资者真的能在产品到期时获得预期年化收益吗?以某银行发行的7天理财产品为例,50万元以下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产品申购期为1天,产品期为7天,清算期为3个工作日左右。在产品申购当天购买,资产被冻结1天,清算期间同样不计入利息日,银行实际占用投资者资金共11天左右。而若产品在清算时恰逢双休日,则兑付期很有可能变为5天,即资金闲置6天。产品从购买到收益到账共达13天,但仍以7天计息。意味着投资者以7天的收益率投入了一只13天的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出现兑付期拉长的现象,与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揽储有密切关系。兑付期延长,银行将资金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表内,一方面能扩大存款基数,应对指标考核;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不用支付利息。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66
林盛球墨铸铁建议投资者,尽量购买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收益较高且相对稳定。因为将清算日平摊在较长的产品期限内,投资者损失就相对较少。
受益年末资金面偏紧,短期市场资金利率上涨,以银行协议存款为主要投资品种的短期理财基金呈现水涨船高态势。国内首批超短期限的短期理财基金嘉实理财宝7天A/B份额七日年化收益率日前(12月20日)双双超过5%,分别高达5.115%和5.407%,创下同期限产品收益新纪录,为年末闲置资金提供了理财新思路。
通常而言,银行协议存款收益率与上海银行同业间拆借利率(SHIBOR)呈联动效应。WIND统计,12月20日受央行930亿元逆回购影响,短期品种全线上涨,6个月以内的SHIBOR利率均超过当前一年定存利率3%,相当于活期存款(0.35%)的10倍左右。其中1周和2周分别为3.45%和4.359%,1月期SHIBOR利率更高达4.688%。业内人士分析认为,SHIBOR利率走高,助推超短期理财基金直接受益,进而创出七日年化超5%的新高。
在目前“稳增长”的宏观调控主基调下,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将对理财基金形成利好。在嘉实理财宝7天基金经理桑迎看来,明年资金成本预计比今年略有降低,中央经济会议也明确提出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利率,因此今年年末投资短期理财基金是较好的时机。同时利率市场化加剧了资金市场竞争,有推高资金市场利率的可能,对理财基金而言,由于其集合零售资金参与大宗资金交易,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具有较高议价能力的特点,因此理财基金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获利者之一。 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