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形似神不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企业参照国外优秀企业的产品进行模仿,或国内同行业之间的产品模仿。即便在这种仿效的基础上稍作变化,也只是初级阶段的开发,谈不上独立创新。
化刀具结构 在刀体结构上,应留意避免和减小应力集中,刀体上的槽(包括刀座槽、容屑槽、键槽)会引起应力集中,降低刀体的强度,因此应尽量避免通槽和槽底带尖角。同时,刀体的结构应对称于回转轴,使重心通过铣刀的轴线。据凯印拉刀了解,刀片和刀座的夹紧、调整结构应尽可能消除游隙,并且要求重复定位性好。高速铣刀已广泛采用HSK刀柄与机床主轴连接,较大程度地进步了刀具系统的刚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有利于刀具破裂极限转速的进步。此外,机夹式高速铣刀的直径显露出直径变小、刀齿数减少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刀具强度和刚度的进步。
改进刀具的夹紧方式 模拟计算和破裂试验研究表明,高速铣刀刀片的夹紧方法不答应采用通常的摩擦力夹紧,要用带中央孔的刀片、螺钉夹紧方式,或用特殊设计的刀具结构以防止刀片甩飞。刀座、刀片的夹紧力方向最好与离心力方向一致,同时要控制好螺钉的预紧力,防止螺钉因过载而提前受损。对于小直径的带柄铣刀,可采用液压夹头或热胀冷缩夹头实现夹紧的高精度和高刚度。http://www.kygj.com.cn/ch/NewsView.asp?ID=236
高速铣刀安全性技术是研究高速刀具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加强刀具安全性的定量分析,精确确定影响高速铣刀安全性的微量因素,并从刀具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解决好高速铣刀的安全性。
由于国内刀具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足,仅着眼于“短、平、快”低端产品利益,因循守旧,不敢对企业市场转型进行变革,不愿意加大对先进设备、技术、工艺的引进和更新投入,面对市场变换缺乏对基础性研究的耐性,始终抱有观望侥幸心理,只等其他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坐享其成地进行简单剖析,略微调整以作成品,盲目跟风推向市场,完全忽略市场饱和度和企业所需。往往这种急功近利的跟随型开发,只能依赖于其他国外优秀企业,丧失了发展创新的主导权,产品整体系统水平永远徘徊在80%~90%;由于缺乏对产品深层技术的探索而导致再创新基础能力薄弱,也只能止步于“形似神不似”的产品开发。
据凯印拉刀悉,在市场应用和服务水平上,国外刀具企业产品种类齐全,已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刀具,他们还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真正做到想客户所想,因而往往能牢牢占据市场。相比之下,由于标准刀具在我国国内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市场结构,刀具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有的甚至只是通过代理商,根本涉及不到服务。因此,绝大多数国内刀具企业基本上没有服务力量,从而导致国产刀具企业即使能制造出优质的产品,然而不能针对客户加工工艺合理配套,往往只能未尽其用,使得在生产线上“形”至所处而不能发挥“神”之效。
面对这种“貌合神离”的现状,北一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刘宇凌曾提到,要使国内机床企业在“原始创新、制作精良、交钥匙能力”等方面多做改进。http://www.kygj.com.cn/ch/NewsView.asp?ID=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