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以来,从瘦肉羊到速生鸡,从畜禽尸体的丢弃到养殖污水的排放,整个养殖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各种负面影响效应累积下,H7N9禽流感接踵而来,消费者信心的丧失,遂使养殖业陷入更大、更深的危机当中。但很多业内人士表示,长期看此次疫情风波如果应对得当,将有利于产业重新洗牌、升级换代。
日前,在位于莱阳市山前店镇一处鸡舍采访时看到,跟别处不一样,7座大型鸡棚基本闻不到寻常鸡舍中的粪便臭味,里面难见一只苍蝇。
负责指导这处生态养殖场的华牧天元集团负责人鞠龙告诉记者:“这里鸡都在床上养。”
他所说的“床”是指鸡舍里铺上的20—30厘米特殊物质,主要成分是锯末、稻壳以及微生物添加剂。在这张“床”上,粪便里的碳、氮等元素都将被分解,化成有机肥。
据牧香源藏香猪悉,这种养殖模式好处很多:鸡舍里氨气含量降低,减少了鸡死亡,鸡用药量减少30%;没有污水外排,不会污染周边环境。肉鸡出栏后,“床”要堆起来,便于充分分解,上鸡后再铺开去,有机肥用于花卉、蔬菜等,每吨售价1000元。
然则,每个大型鸡棚至少一次投入6万元,才能铺上这种床,这种养殖模式推广还有一定难度。
http://www.muxiangyuan.com.cn/ch/NewsView.asp?ID=96 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省备案畜禽规模养殖场80%以上配套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
这次流感,一些人认为是高密度养殖、滥用药物导致病毒的产生,由此开始批评现代规模养殖技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崔治中认为,这不可一概而论。推进标准化养殖、规范用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规模饲养户鸡舍环境差,饲养条件差,存在药物滥用是不争的事实。
标准化的规模养殖是畜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畜禽养殖一些单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综合能力与发达国家还相差几十年,就是因为小而散,不能把这些先进的技术集成到现代化的养殖场。
不独养鸡,当前整个畜禽养殖业都在逐渐成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和一个不受待见的行业,很多养殖场被当地逐渐排挤出来,原因主要有三个:疫病、税收和污染。
当前畜禽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特别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不断出现,让疫病发生风险加大,破坏力增强。再者,畜禽养殖业占地多,交税少,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污染,自然不怎么受欢迎,选址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我省畜禽养殖场达到100多万处,但不论是有一定规模的禽畜养殖企业还是农村散户养殖,超过80%的无畜禽排泄物处理设施。而全省农村畜禽排泄物每年超过亿吨,一些地区的养殖业排放废物已经超过了当地土地负荷值,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还会给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据牧香源藏香猪了解,除了排泄物,病死畜禽尸体的处理也是大问题,一些地方的河沟、水库成为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尸体的天然垃圾场。2011年国家出台政策,对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但是记者调查中发现,这一政策在我省很多地方知晓率不高,能够实施的更少。http://www.muxiangyuan.com.cn/ch/NewsView.asp?ID=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