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网是指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车联网基于移动通讯技术,将安装于车内的各种传感器、智能终端同后台系统联网,实现人、车、路、服务商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让车辆信息化、智能化,从而使行车更安全、更简便、更舒适。
据元威控制臂了解,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远程启动汽车、调节车内温度;路况实时导航、自动泊车;在无人驾驶的汽车里,只要说出目的地,汽车将自动驾驶,你可以在车内悠然办公……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电影中的科幻场景,如今,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设想的桥段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近年来,汽车和互联网都发展迅猛,截至2012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14亿辆,网民数量则更庞大,达到5.38亿,以此为基础,把汽车、交通与互联网相融合的车联网在短短几年就得到了迅速普及。
专家认为,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联网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正进入市场导入期,随着电信运营商、IT厂商、汽车厂家等联手推动,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赋予汽车产品更多的魅力,实现人、车、交通之间的信息交流、联通,让行车生活更安全、便捷。
在国内市场上,应用最多的车联网技术当属语音识别技术,但该技术仅限于语音导航、语音指令等服务。有业界人士称:“车联网要为我们实现的是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的全新时代,现在已经应用的车联网服务只属于车联网概念的一部分,搜集路况、碰撞预警系统、汽车夜视辅助系统、疲劳驾驶提醒系统等服务还未得到普及,当然,还有更多的智能服务等待我们去研发。所以目前车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成熟尚需时日。”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14
车联网将创造出智能汽车生活,目前,国内车联网环境已经形成,其未来的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我国汽车产量规划将达到2500万辆,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业界也普遍预测,汽车可能成为继PC、智能手机之后一种新的互联网终端,将会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
对处于同质化严重、销量微增长的车企而言,车联网是凸显创新实力、服务实力,突破竞争瓶颈的绝佳机遇。但在车联网领域开拓市场,并不容易。
近年来一直在为车用安全用户界面和通信系统制定标准,通过消除不安全的技术干扰,优化驾驶性能。同时,国际电联还率先在全球为综合利用计算机、通信以及包括防碰撞车载雷达在内的定位和自动化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和驾驶员安全,制定专门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
据元威控制臂悉,在国内,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交通运输、汽车制造等传统分离的产业也正在与信息通信走向融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近日指出,智能交通代表着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物联网的国家战略定位为智能交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链基础,车联网作为智能交通未来重点应用的方向之一,也为信息通信业带来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
在专家看来,智能交通与车联网通过信息技术将人、车和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城市承载能力以及交通安全系数,各级政府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投资步伐日渐加快,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行业规模来看,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收入尚不足400亿人民币,而美国智能交通行业的收入已达到1118亿美元,日本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377亿美元。另外,目前我国以硬件投入为主,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投入主要集中于软件与服务方面。http://www.cnyuanwei.com/ch/NewsView.asp?ID=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