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金模具生产可以说是反映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标杆。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模具制造大国,生产和出口规模逐年扩大。但是总体规模的增长并没有切实地改变行业大而不强的基本格局。“十二五”期间,国内模具行业将积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真正成为模具制造强国。
据宏博千分尺了解,模具行业向来有着“制造之母业”的美誉,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每1亿元模具产业即可带动约100亿元的相关产业发展,故而模具工业被称之为“帝王工业”。
模具行业适用范围广泛,同时具有高产值、高效益、高带动的特点,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模具行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凭借人力和成本的优势,世界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也带动了国内模具行业的发展。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近年来,模具产业保持着30%的惊人增长速度,国内的模具生产厂家已增至5万余家,从业人员大约200万人,模具年产总值已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
但是虽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国产模具在使用寿命、精确性方面和先进水平差距加大,大多属于中低端产品,高端市场需求缺口十分巨大。目前,我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满足需求。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内重要的经济目标之一,因此高端模具制造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加快我国模具产业的发展,2013年政府很可能继续出手稳增长,从而拉动投资,再次加速增长。2012年我国新增模具产业投资3863亿,按16%的保守增速计算,2013年模具产业投资将超过4500亿元,预计到2017年拉动模具产值到4500亿元,到2019年时我国模具业的整体水平将会超过美国。”罗百辉表示,按照国内目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势必要求国内模具制造业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模具制造企业只有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起到推动国内制造业走向更高发展阶段的作用。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65
模具行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被广泛认可,尽管去年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并且欧债危机的发酵对我国经济影响严重,我国模具行业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据金模网了解,我国模具出口额达到37.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6%。但是,当前先进技术靠引进、高端产品靠进口依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严酷现实。高端模具机床、高端发动机、高端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均需要从国外引进。其中,高档设备90%进口,数控系统95%进口,仪器仪表70%进口,中国装备制造业应该树立敏感和危机意识。
像模具这样依赖于特殊用户,需单件生产的行业,许多企业目前的体制和经营机制仍旧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分析,高端化技术缺失已成为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产业亟待加速淘汰低端产能,培育本土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面对这一现状,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类促进模具产业发展的措施,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的七个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加快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产业链集群;积极培育领军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行业科技攻关工作;建立全国性检测中心;加强标准化工作。华夏模具网认为,管理落后更甚于技术落后。据宏博千分尺悉,技术落后往往容易看到,管理落后有时却难以意识到。其次,市场需求旺盛,生产发展一时还难以跟上,供需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在中高档产品方面矛盾更为突出。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