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末,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研讨经济工作会议。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所透露出的信息,需要市场和各级政府认真体会和仔细揣摩,以免摊上大事并伤及自身。
据林盛球墨铸铁悉,五年来,地方政府和市场已习惯于对中央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两个方向:经济刺激政策与楼市调控。但两次最高层级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为涉及到这两点。这让市场、经济学家和地方政府有点迷糊。
当今中国最大的两件事,是也只能是:一是,改革;二是,防范金融风险。这与相关方面的“想法”相去甚远。但这才是中国今后所有政策的最终正确指向。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52
事实上,金融风险警示已持续了几年。今年以来,更多金融和经济现象在突显金融风险的紧迫性。在债市和融资机制上庞氏融资、道德风险频现,“债”劫已难逃。因此有“誓言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表述。
以上银监会的风险隐患列示与IMF更国际评级及投行所警示的风险并无二致。表明此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新”共识的与旧共识的差异所在:国内各方利益团体与国际“使用价值”方,所期待的经济再刺激政策,没了。同样,以上一切风险因素和房市现状还需新的调控措施吗?
“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被单独提出,也体现了改革方向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思路。这具有“一石三鸟”的效果:化解债务风险、提高铁路经营效率和增加社会投资。
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会议提出建立“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的建立的确需要“下大力气”才能推动。
在城镇化方面,明确了“人的城镇化”的理念,配套的是城市“居住证管理和户籍制度改革”。 其主旨是“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这里涉及到2.5以的农民工的权利与巨大增长动力问题。而等待国家对城镇化更大投资计划的各方应该失望了。
更大的改革措施是在金融方面,会议提出了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同时将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地方政府和市场仍在等待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他们开始慢慢失望但难以绝望。反对错的才能把正确的必出来。但他们很快就应该知道,只有改革才能让中国打造经济的升级版。中国政府仍有“好牌“在手,至少中国政府好拥有200-300万亿的国有和国有金融资产,它们等待释放活力。更大的好牌却是土地制度改革。不过那是升级版的升级版了。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