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最近在“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是一个核心内容,。
据丰功卷膜器悉,中国的城镇化主要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生产、就业、消费和居住的不一致;其次是城市居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不一致;第三是土地和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一致。现时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将有三个特征,首先是人口流动发生逆转;其次是土地扩张速度将放缓;最后是资金相对稀缺和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从方向上来看,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是一个核心内容。同时城镇人口资源率增加会吸引新的农村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新增的城镇人口将达3.8亿,这对投资消费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人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城市通篇调整也成为重点,城市化群会成为城市化的载体。
城镇化的方向有以下三条线索:第一,从农业转移出来的人口加上回流的人口,围绕农业的深加工、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小城镇。第二,交通枢纽形成城市群。第三,北上广一线城市作为大的服务业。这三条线索要结合起来。
他指出,讨论中国城镇化要把握住几个要点,把握政策的脉络。第一个重点就是人的城镇化。第二个重点,以城市群作为主要的载体的部署。 http://www.zjfg.com.cn/ch/NewsView.asp?ID=111
2001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对城镇化的错误理解,城镇化单纯成为城镇数量、城区面积、城镇居民人口的增加,盲目规划和建设,造成农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损害了农民利益;甚至有些地方还扯起新型城镇化的大旗,搞“土地城镇化”,在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三个环节,形成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采用行政手段,给农民城镇户口、廉价住房和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农民被动地实现城镇化。针对这些现象,专家学者们怎么看待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加快小城镇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而且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进而促进投资、拉动经济:一方面,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建筑、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大量新增城镇人口将刺激消费需求。有测算表明,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在当前外部需求不振,内部经济结构失衡、调整升级压力巨大的大背景下,城镇化无疑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一线城市过度发展、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发展不够,小城镇中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掣肘发展。如,各级政府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够、乡镇现有职能难以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土地和社保制度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特色等。
据丰功卷膜器了解,进城的农民工,绝大多数还是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首先要拆除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樊篱。http://www.zjfg.com.cn/ch/NewsView.asp?ID=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