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0多年来,我国的模具产业高速发展,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涌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模具制造企业。但是模具工业的总体水平依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年,模具产出依然不能满足模具市场需求,整个国产模具对市场的满足率不到80%。据宏博卡尺悉,尤其是模具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其满足率还不到60%,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模具,每年国内进出口模具贸易逆差达到10亿美元。
目前,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约1000亿美元,我国在2010年模具销售额已达到1120亿元(人民币)。近十年来,国产模具产值每年平均递增18%左右,高于我国GPD的年增长速度,但是,模具总量仍然供不应求,国产模具的自配率不足80%,其中,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而且高档模具近50%靠进口,尤其是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缺口更大。中国是模具进口大国,年进口金额相当于国产模具产值的25~30%。由于我国模具产业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国产模具钢的消费,自21世纪以来,国产模具钢的产量迅速增加。 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60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据宏博卡尺了解,目前国内模具生产周期高于国际水平,但产品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结构等方面。
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合1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高达25~30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业较少。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颁布了模具行业的产业政策,但配套政策少,执行力度弱。目前享受模具产品增值税的企业全国只有185家,大多数企业仍旧税负过重。模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设备要缴纳相当数量的税金,影响技术进步,而且民营企业贷款十分困难。 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