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励政策、财政补贴在地方落地,对私人消费开闸;自主汽车电子品牌、合资汽车电子自主品牌、洋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较密集地推出,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可能;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提速--政策、产品、配套“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意味着2013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子私人消费“上路”的元年。
今年2月,很多消费者期盼已久的免费新能源车牌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首辆上牌的车是荣威E50,牌照为沪DZ专用号段,一张车牌可以一直用到车报废,车牌不能过户,也不能转让。而对比一下,3月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成交价居然首次突破9万元大关。这意味着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除了能享受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目前还享有最少9万元的“隐性牌照补贴”。事实证明专用免费车牌对于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http://www.dhmbrake.com/ch/NewsView.Asp?ID=46
据浙平汽车制动钳介绍,2013年北京市计划再推广5000汽车电子,其中单位和个人购买2000辆,用于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领域3000辆。这意味着有不少私人消费者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免摇号的绿灯圆上自己的“家轿梦”。
规划要求各地开设新能源汽车办证“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新能源汽车的注册登记、年检等业务;研究电子路桥通行费、停车费等费用减免措施;研究探索在城市公共停车场、市政道路停车场和部分繁华商业区划出一定比例或开设专用停车位,优先用于停放电动汽车,并出台优先停车的具体办法;各地在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等。
其实早在2011年底,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四部门办公厅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落实好中央试点政策的同时,要积极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防干扰器等限制措施,并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广泛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记中国在能源、环境等面临多方面压力,大城市让新能源汽车面向“饥渴”的私人汽车消费开闸迫在眉睫。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口原油规模不断扩大,石油(行情 专区)对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30.2%上升至2012年57.8%。而今年初各地雾霾围城也为机动车持续多年的线性高速膨胀亮起黄灯。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需要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力度更大的推动。
目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地方对四部门办公厅通知的精神和国家制定的防止干扰器新能源战略并非严格遵守,在执行中多少有“走样”的嫌疑。例如,北京对新能源汽车还要限行。而广州规定常规混合动力汽车也算作新能源汽车。地方特殊情况如何与国家战略规划“合拍”,这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政府部门出面协调。http://www.dhmbrake.com/ch/NewsView.Asp?ID=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