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发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中明确规定,5月1日起,私家车报废将不再以使用年限作为考量,而要看其行驶公里是否超过60万公里。
据东聚球笼悉,新规或让“私家车调里程表”这个“业内公开的秘密”加剧。不少市民对此表示了担忧:“目前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上存在‘调表’现象,若私家车单纯以‘60万公里’作为报废条件,那么道路上跑的或许就是一辆辆超龄的‘老爷车’。”
新规取消了私家车的报废年限,也就是说,一般家庭的私家车如果每年跑2万公里,那么能够开上30年。“我平时就是上下班才开车,买车第一年跑了1.5万公里,照这么看,我的车可以开上40年,再加上平时好好保养的话,那么我真可以和爱车一起‘慢慢变老’了。”家住立新小区的市民王女士说。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508
来到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各式各样的低档车、高档车均能在这里看到。一位二手车交易商正坐在一辆车里休息,记者上前询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私家车不看年限看里程,这对二手车市场有什么影响吗?”这位交易商笑了笑,说:“当然对我们有利了,以前看年份的时候,不少市民看到车辆的出厂时间太久就算价格便宜考虑到安全性都不会买,现在不看年份了,只要车辆保养的好,外观干净,性能较好的话市民也会选择购买了。”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二手车买卖合同》规定,调整汽车里程表后再进行销售,是明显隐瞒车辆基本信息的行为,属于欺诈,因而如果消费者受到欺诈,可依法维权。消费者购二手车时,不能只片面地看里程表,还要看看车辆出厂日期。如果出厂日期和行驶里程的比例有问题,那么就可能是里程表被动过手脚。其实,最准确的办法还是查看车辆的保养和年审记录。因为上面会记录车辆每年的里程数,详细查看就能知道车辆的真实使用情况了。因此,市民在购买二手车时最好找懂行的朋友进行咨询,以防被表数欺骗。
机动车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的“引导报废”是指达到这个公里数,车管部门将从车辆的安全角度对车主劝导、建议进行报废。但只要车辆按时参加审验合格,在年检时,各项安全性能达标及排放符合标准,能够满足车辆检验标准,依然可以继续上路行驶。
据东聚球笼了解,现行机动车年检规定是,非营运的全新机动车前6年是两年一检,第7至15年是一年一检,15年之后就是半年一检。按照这个计算标准,一辆全新的私家车,连续3次即连续6年未年检就会被强制报废;对使用7至15年的机动车,连续3次就是连续3年未年检;而对于超过15年的老旧车,连续3个检测周期(即1年半)未获得合格标志,就被强制报废。因此,车辆在60万公里以内,只要车辆按时参加审验合格,在年检时,各项安全性能达标及排放符合标准,能够满足车辆检验标准,依然可以继续上路行驶。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