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弱复苏的“弱”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增加值,而工业增加值弱则源于制造业投资弱。由于前期产能扩张较快,且库存水平较高,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制造业投资增速较低。
据科海拉床悉,日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6%,这也是官方PMI连续7个月高于50%,虽然数值仍然处于平稳区间,但指数比上个月回落了3个百分点。此外,汇丰4月中国制造业PMI也降至50.4%,明显低于3月份数值。两项数值双双回落也使我国制造业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我国官方PMI所反映的是规模以上大企业的情况,而汇丰PMI所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制造业的状况,并且通常都会高于我国官方PMI的数值。而从4月份以及此前几个月所发布的官方与汇丰的PMI数据看,不仅是制造业中的小企业景气程度出现小幅回落,大企业的景气程度也出现了回落的态势。http://www.zjkhjx.com/ch/NewsView.asp?ID=118
王军还分析称,结合目前已经公布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一季报以及2012年的年报可以看出,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代表的小企业利润增速也比去年第三季度时出现了明显回落的态势,大企业的利润增速也是比较勉强的正增长。结合4月份的制造业PMI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情况出现了动力不足的迹象,也就是内生增长的动力不足。一旦没有强劲有力的政策刺激、投资刺激,而是仅仅依靠经济体内在的增长活力来实现经济的复苏是十分微弱的,在下一阶段的宏观调控当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稳增长的重视程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5.6%,但制造业却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滑势头,1-3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7%,较上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也出现较大回落。
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低迷的状况反映出当前经济内生增长乏力,这不仅仅是周期调整的问题,更反映出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首先,受制于产业平均利润率下滑和债务“去杠杆化”的影响。制造业长期平均利润率下滑影响投资信心。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的11.6%回落了2.1个百分点,其中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率5.18%,尽管相比去年四季度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景气周期逐步形成的产能和总需求平台式的下降,抑制了制造业投资的扩张。
据科海拉床了解,可以说,制造业投资增长乏力背后是中国经济艰难转型的缩影,到底靠什么启动内生增长的循环。短期的刺激政策已无法完成“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必须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到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来。宏观调控应由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要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扩大出口,将增加消费和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向微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提高要素效率,真正靠内生力量启动新的经济增长循环。http://www.zjkhjx.com/ch/NewsView.asp?ID=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