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整车行业进入微增长阶段,而汽车后市场却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全面迈向“车联网”时代也为时不远。时下,车联网主要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人与呼叫中心的对话、人与车机的对话,以及车机作为手机应用的放大器。
据东聚球笼了解,在我国,车联网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车联网领域甚至已经可以引领豪华车的发展方向。而在国产乘用车中,丰田、上海通用、上海汽车等已具备车联网系统。车联网的发展趋势?相关产品有何突破?下面有工控编辑为大家解释一下。
未来的汽车有可能不是电动化的,但会是电子化的;汽车将成为最大的电子品,这种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在目前阶段,汽车的电子化发展,在方向有:传统汽车智能化、车联网、电动化、无人驾驶等,而能够落地的只有传统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两个方向。传统汽车智能化,是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车联网则比较复杂,能连接汽车的方案,目前只有车机方式(用线束接CAN总线)、OBD方式(CAN总线上开放的标准梯形口);车机方式,有车厂主导的前装、有汽车设备商主导的后装;而OBD方式则是新兴的IT主导的,是IT技术及其理念,在汽车服务方面的应用。在电子化的方向上,以理念而论,可以说,OBD模式是最符合趋势的。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所说的挑战车企是否成立?若成立时是否能挑战成功?在车联网的发展上,有冲突、有对立有统一,正是当前的现状,因而说存在“挑战”也是成立的。问题是,挑战的发起者是谁?OBD模式,是做车联网的小公司们,在现实冲突下不断摸索出来的路子,是否成功还难以定论。这类型的小公司,希望既能够接入汽车、也能够接入(移动)互联网,从而提供优质的汽车服务。(移动)互联网是开放的(大数据在技术上是开源的、云计算在应用上是共享的),互联网的开放催生了这个世界的新形态。OBD是汽车上唯一开放的点,虽然相对于CAN总线它的能力非常弱小,但是也得以让开放理念发展。这是开放对非开放的挑战,更多的人希望这个世界更加开放。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504
其实,炎热的时候,你可以用手机直接启动车和空调;塞车时,汽车自动识别拥堵路段,帮你寻找最佳路线;在车上感到无聊,你可以把手机插到汽车上,可直接播放歌曲,还能让人通过汽车玩手机上的游戏……别疑惑,这并不是对未来的想象。这些功能在一些汽车已经实现了。车联网,让想象变成现实。
虽然与智能电网、安防等领域相比,车联网并不是最成熟、最接近实际应用的物联网应用,但它凭借其战略高度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领域及突破口,赢得了强烈的关注。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后装市场发展普遍被业界看好。而拥堵的交通现状为车联网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为了抢占发展先机,保持竞争力,各地纷纷成立车联网联盟,比如上海车联网联盟、无锡车联网联盟、深圳车联网联盟……
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每场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尤其是校车事故。由此说明,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过失占相当大的责任,如果将智能安全行车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上,校车事故,甚至普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在车联网技术中,可感知疲劳驾驶的车载视觉系统和传感器、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等,对防止司机疲劳驾驶、超速逆道行驶效果明显;车距监控、车道偏移预警、前碰撞预警、后追尾预警等安全系统同样可以降低事故发生;还有就是实用的导航终端,能确保行车一路安全。
据东聚球笼悉,发展车联网成为降低校车事故的手段之一,因为车联网带给车主的最大改变是让其行车更安全。其中,车联网中的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功不可没。而且很多整车厂都有相应的产品。这些产品基本上有导航、路况、行车安全监视、车况诊断等功能,它们为车辆的安全、轻松驾驶和维修以及公共车辆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