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行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真不少:乘客说价格太贵,还老被拒载;司机说每月不赚钱,开着闹心;出租车公司也说单量车的利润低。出租客运管理者对这些问题也是心知肚明,北京这次出台的《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表现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意愿,比如提出“要理顺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这句话就抓住了出租车行业的核心问题。不过,目前公众看到的最切实的变化是今后打出租车要涨价。
据
立信管接头了解,不管是什么改革,都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出租车改革也不例外。打车难之所以成为城市痼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既有利益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占比例过高,而出租车司机所占比例过低。
http://www.lxqdgj.com/ch/NewsView.asp?ID=106 众所周之,出租车司机收入多年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份子钱太高。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北京一般出租车月均计价器总收入为11485元,而包括油钱、维修、份子钱等总支出达7650元,出租车司机月收入为3835元,司机实际月收入只占计价器月收入的33%。在7650元总支出中,份子钱5175元,占到计价器月收入的45%。
因此,出租车改革,如果不改掉“份子钱”,仅是涨价,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司机收入的,而且因为把负担转嫁到乘客身上,也难以得到公众支持。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出租车改革不能再打“擦边球”,而是必须改革调整深层次的利益问题。出租车改革的难点和焦点就是份子钱问题。出租车公司坐享份子钱,实际上是占有了出租车司机的辛苦劳动,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在现实中,能开出租车公司的大都是有门路的人,这些人因为能拿到出租车特许经营权,而事实上变成一个中间食利阶层。如果不对出租车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出租车行业的矛盾和问题将难以获得根本性解决。
出租车公司存在的一大理由,是有关部门可以方便管理。其实,实现方便管理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出租车司机可以自由联合或采取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统一注册、运营。至于现在出租车公司给出租车司机缴纳办理的社会保险等事务,也完全可由出租车司机本人投保。
利益倒挂的结果,导致了出租车行业的种种行为异化。乘客固然因打车难抱怨连连,出租车司机也同样如此。在这个利益格局中,出租车行业链条终端最重要的两端,其实都是成本支付者,而难以实现理想的利益预期。这样的市场生态,自然不能说是健康的。
http://www.lxqdgj.com/ch/NewsView.asp?ID=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