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五金工具市场有多大?据我国海关税务统计,2008年全年五金工具产品进出口总额79.6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同比增长6.5%,按中国五金工具生产企业的产品30%为出品,70%为国内销售,由此可推导出中国大陆市场五金工具销售额人民币950亿元左右,如果加上进口五金工具27.9亿美元,2007年中国五金工具市场销售额超过1100亿人民币,2008年虽受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动荡影响,中国五金工具市场仍略增长5.5%,庞大的基数说明中国处在世界五金工具生产大国地位。
据凯印键槽拉刀了解,我国五金工具产业的积极探索,也给出了未来五金工具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比国际五金工具产业的发展和中国五金工具产业的现状,五金工具业将面临适应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瞄准世界先进,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拓展竞争空间,才是中国五金工具发展之路。 http://www.kygj.com.cn/ch/NewsView.asp?ID=230
从我国目前五金工具行业的状况看,经济发展的模式仍然处于“三高二低”,高人力投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低利润、低附加值。这种状况在当今全球经济的世界里,技术和人才越来越全球化,市场越来越本地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的“新四化”要求差距甚大,而要改变和升级易于效仿,移植的“三高二低”旧发展模式必须投身创新,需要一种长远的心态和务实的眼光。
现在我国的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五金工具要跟上我国的产业发展,才能满足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象“世达”品牌,就联合我国最好的生产企业,生产上乘的产品,每年以30%的递增,去年精品五金联盟集五金工具之优参展上海船舶行业、模具行业的国际展就是一种好形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折时期,五金工具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大调整。我们相信,经过改革30年来的发展,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逆境中把握发展机遇,五金工具行业的面貌一定会焕然一新。
国内数控刀具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都太小,没有形成自身的切削刀具产业链的紧密联合,尤其是工具系统的生产厂家不生产刀片,刀片生产厂家不生产工具,几乎完全依赖于供方;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内产业联盟。
数控刀具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其发展对人才的依赖度很大,尤其在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时更是明显。国内数控刀具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数控机床操作工都奇缺,一般培养周期为3~5年。而高校又没有很好地担当起培训CNC数控加工和数控刀具专业人才的责任,都靠企业自身花漫长的时间去培养,往往事倍功半,还不一定能留住。
据凯印键槽拉刀悉中国的工具行业很早就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早就实现了刀具采购全球化。外国工具商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销售网络、技术服务体系已相当建全,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若干办事处,销售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逾千人。他们以其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技术服务、不断降低的产品销售价,现在的进口刀具价格几乎已经降到10年前的2/3~1/2,垄断了中国的高档刀具市场。罗百辉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工具公司已占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资源、信息服务等核心竞争力优势,国产刀具的实力相差越来越远,中国工具产业必须提高行业整体综合水平。http://www.kygj.com.cn/ch/NewsView.asp?ID=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