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转化难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专利转化市场中的混乱,另一个是专利持有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一些专利持有人,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一些专利转化机构和个人,一来较为容易相信熟人,二来甚至觉得聘请律师会影响彼此的“感情”,从而为后面的法律纠纷埋下了隐患。
邹定国说,直到2009年,我国专利申请的主体才转变为企业,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甚至民间人士,是专利申请和持有的大户。他认为专利不应该成为专利持有人身份的象征、评职称的硬通货、政府奖励的对象,这些会导致专利偏离其经济价值的基本方向。http://www.tzcdtm.com/ch/NewsView.asp?ID=175
据财道玉环商标悉,具有市场价值的专利,为何会出现转化难?邹定国认为,发明人、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一定要认识到发明跟产业化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线路图中,专利技术只是一个源头,处于无形资产阶段,需要在产业化进程中不断增值。先是专利转化为产品,需要中试;后是产品成为商品,要靠营销,要讲究商业模式。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根据个人经历,邹定国觉得非企业专利发明人60%以上不具备企业家精神,这其中就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民间发明人。企业家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合作精神,而有些专利发明人,不懂得如何与人合作,甚至不愿意和人合作,一出现问题就认为是市场、政府、企业中的“潜规则”作怪,不懂得正常的变通。
可再生能源正在承担起补充能源供应缺口、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的重任。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马国超提出,发展生物能源应该以一年生草本油脂植物“蓖麻”为主,建立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农场”,不仅可起死回生大量荒沙地、撂荒地、盐碱地,而且可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让过去的石油工人变成石油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一举解决了我国的能源、环保和“三农”问题。
据悉,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培育自己的原料基地。美国是以木本植物小油桐和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目前已经替代了从中东进口原油的30%,计划在2030年,达到替代从中东进口原油70%的目标;巴西是以甘蔗为主,实行国家能源替代计划;欧洲以菜籽油为主,德国就已经有1800多座生物柴油加油站;印度、马来西亚以小油桐和棕榈油为主;我国以“地沟油”、小油桐和农作物废料秸秆为主,同时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由于地沟油分散广、回收难、成本高,价格不断上涨,从最初的每吨80元到如今的6000多元,导致生物柴油的最终出厂价格远高于石化柴油,国内以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马国超表示,对于产业化项目而言,原料是产业发展的短板,它决定着生物柴油之路能走多快、走多远。马国超指出,蓖麻含油量居油料作物之首,种植具有耐盐碱、耐干旱、抗沙化的特性,适应性广,“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水”,蓖麻油作为重要的工业用油已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油中之王”、“绿色可再生石油资源”,是替代石油生产化工原料最理想的植物油脂。
据财道玉环商标了解,由于我国专利实施渠道不畅,技术市场不健全。科研单位自己寻找资金建生产线具有很大困难,因而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如何尽快地解决专利产业化,构建生物液体燃料产业链成为当务之急,这直接决定着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化水平能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保证我国在清洁能源竞争领域的战略制高点。http://www.tzcdtm.com/ch/NewsView.asp?ID=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