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的医改政策,将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提出把改革补偿机制作为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同时明确把“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作为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首要措施。
据新亚迪口服液灌装机悉,自卫生部医保新政策实施以来,各地相继实行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以达到合理控费目标。然而,在控制医保费用的同时,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些对正在实施中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何提升医保管理水平是让不少医院头疼的事儿。医院既要对医疗保险部门负责,保证基金平稳运行,还要担任医院管理的一些任务,同时还要对参保人员负责,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矛盾都集中在医院。另外,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迅速,医院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能否承担起这一任务仍需要研究。
医保改革应该从药物经济学和整体治疗效果上加以考虑,实现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关系的有效平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医院医保管理进阶讲堂项目,计划今年在全国地级以上医院培训1000名医院医保办主任、医务处工作人员,从新医保政策解读、医保管理效能提升、药物经济学等不同议题,由专家团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和培训。http://www.xinyadi.com/ch/NewsView.asp?ID=347
付费机制改革的确非常重要。在医疗保险覆盖全民的情况下,当医保付费成为医院的主要补偿资金来源时,医保付费机制事实上就是医疗服务和药物的定价机制,当然也是针对医院及医生的经济激励机制。新医改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理顺医疗机构及医生的激励机制,实现医疗机构及医生和患者利益的“激励相容”,使医疗机构及医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最大化地实现患者利益。
医保付费机制的逻辑是:不同的医保付费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医生收入获得方式,从而会诱导医生采取不同的诊疗行为。所以,付费机制改革的要旨,是通过合理设计医保付费方式引导医生的诊疗行为,促进其合理诊疗,在保证医疗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医疗成本。
在总额预付或DRGs等新型医保付费方式下,医院不能拥有行政垄断地位,否则医保付费者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制约。医院之间必须存在明显的竞争。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总额预付和DRGs给医院以控制医疗服务成本的强烈激励,但是如果其以降低医疗服务质量或推诿重病患者来降低成本、增加盈余,就会损害患者利益。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局面,必须赋予患者以自由选择权,这意味着必须有足够多的医院供患者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医院必须通过竞争来争取到更多的患者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医保付费,这就使得医院不能以降低医疗服务质量和推诿病人为手段来降低医疗成本。因此,在竞争性的医疗服务市场上,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给了医院降低医疗成本的积极性,而竞争又使其必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以争取更多的患者,由此就形成了既保证质量又合理控制成本的医疗服务体系。
据新亚迪口服液灌装机了解到,医保付费机制改革的要旨,是通过合理设计医保付费方式引导医生的诊疗行为,促进其合理诊疗,在保证医疗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医疗成本。说到底,医疗服务供给体制改革才是医改成功的关键。而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很大程度上只是个技术问题。http://www.xinyadi.com/ch/NewsView.asp?ID=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