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看到,发展电动汽车,既能因减少废气排放而改善大气质量,减少甚至消除雾霾的出现,又能减少国外能源进口,降低我国对外能源依存度,确保我国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
“雾霾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可以确定的是,汽车尾气排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蔡国雄说,“汽车尾气成分包括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而电动汽车则不排放这些物质。因此,推广电动汽车,肯定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据恒超机床主轴了解,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来减少大气污染,蔡国雄认为已经到了较为急迫的阶段。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70辆,而美国为800辆,日本为550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将继续快速增加;而在当前大气污染已经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新增的汽车将使空气污染达到何种程度?
不过,光有以上认识还不够,蔡国雄继续补充道,电动汽车对环保的作用,不仅是减少尾气排放,还在于它能扩大电网对“垃圾电”的使用。“每一辆电动汽车都是一个分布式电源,它是电网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的存在,可以让垃圾电更好地被利用。”他说。
垃圾电是对风电、光伏电等波动性、间歇性能源的通俗化称谓。垃圾电的发电曲线变化无常,对旨在保持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而言,属于不听话的“野马”;要驯服它,往往需要蓄能设备进行配套。电动汽车恰好可以起到充放电作用:平时使用时,它需要充电;当电网电力不够时,它还可以把电反向提供给电网。蔡国雄说:“它能上网、能下网,又买电、又卖电。它的推广,让垃圾电不再"垃圾",绿色能源使用多了,火电使用自然就少了。”
目前,在大城市,人们使用汽车的主要用途就是上下班,偶尔会到城市周边转悠一圈。如果以通勤为目的,现在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满足了。当然,随着电动汽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比如电池技术的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的铺开,电动汽车也将日益满足人们更高的期待。http://www.yhhcjx.cn/ch/NewsView.asp?ID=76
一个产业要有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健康成长。补贴会扭曲市场价格关系,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且,补贴花费纳税人的钱,政府总是亏本补贴也是不合适的。他认为补贴应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完全取消。
电动汽车推广路径上,他的建议是先公共交通,后私人应用。蔡国雄认为,充换电网络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由于投入巨大,并非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完成;同时,电动汽车的量产也需要一定时间。上述情况,注定电动汽车短期内难以在私人用户中快速推广。
与私人用户相比,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电动汽车要容易得多。“因为公共交通的线路是固定的,我们完全可以先在线路沿线建设完善的充换电网络,解决电动公交、巡逻、公务车的充换电问题。”他说。
全球电动汽车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原因可归结为电池技术进步、电动汽车性能改善、政策支持等几方面。
各国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美国提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达到100万辆,欧洲、日本等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购买电动汽车的优惠,我国也明确继续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平台共建共享、产业化商业化示范等工作,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性能进一步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很多电动汽车产品都提升了性能、降低了成本。例如,日产某款产品已实现在电池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续航里程提高14%、售价降低18%。国内上汽、北汽、比亚迪等厂商的多款电动汽车均具备量产条件,推动了电动汽车价格降低。
据恒超机床主轴悉,电池技术陆续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各国均在开发锂电池之外的其他类型电池,新型电池具有重量更小、续航里程更远等优势。例如,汽车使用的锂空气电池仅几十千克重,一次充电可行驶800千米。
http://www.yhhcjx.cn/ch/NewsView.asp?ID=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