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到3月26日,即22个工作日满足之时,三地(辛塔、迪拜、布伦特DTD)变化率将会跌至-5.6%左右,届时下调窗口将会开启。预计最早在3月27日,国内油价将迎来年内首次下调,下调幅度在300元/吨左右。
据宏博卡尺悉, 3月20日,三地原油当日均价为每桶105.557美元,最近22日均价每桶109.045美元,较2月22日基准价下跌4.36%——已经触及国内4% 。
“成品油下调预期笼罩着整个油品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银岛成品油分析师韩景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油价下调预期影响,国内燃油市场气氛悲观,交投清淡,价格也多处于下滑通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国内一些成品油贸易商部对价格进行“硬扛”,个别地区的一些品号价格偏高,但是随着调价预期的逐渐临近,高价位难以继续支撑。“一些贸易商和石油公司欲提前释放一定跌价空间,希望在行情低迷之际,使3月份的月度销售任务显得‘美观’些。”
其中,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保持较强劲跌势,由于部分地区受销量压力所逼,故在调价预期来临之前,价格仍持续下挫。而从目前国内整体气氛来看,跌势虽然较前期有所放缓,但跌价依然唱响“主旋律”。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加油站也打响了促销降价战。油客网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以首都北京为例,目前共有加油站1187个,其中92号低于指导价格8.05/ 升的加油站共有273个,占总数的23%,打折幅度在0.05~0.65元之间。而在这些打折的加油站中,中石化有117个,中石油43有个,社会民营加油站有67个。
同样处于国际油价下跌通道中,在上一次大陆油价上调时,台湾地区油价却应声下跌的情形让消费者对于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合理性产生了更广泛的质疑。一直以来,市场预计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会在价格处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23于下降区间时启用,这也让此次调价多了几分期待。不少机构预测新机制将跟随本次油价下调同台亮相。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2009年5月发改委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但是实施以来,这一定价机制却饱受诟病。以本次国际油价下跌为例,变动幅度早已达到了4%的调整要求,但却受制于“22个工作日”的限制,国内油价只能保持按兵不动。
新的定价机制将由“22个工作日”调整为“10个工作日”;将此前“4%”的涨跌幅限制取消。同时,将此前每次调价必须上报调价文件至国务院等待审批,调整为满足条件可由发改委自动调整油价。另外,新机制给予节假日特殊考虑,如果调价碰到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油价调整也将延后。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公布具体定价公式,透明度也会增加。”曾主管价格工作多年的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在两会上表示,为了防止国际原油的暴涨暴跌,新机制也会有一定的“防火墙”。 至于油价调整机制具体参考的品种及价格比重,还须等到最终方案出台。
在去年发改委的定价调整思路中,曾计划将达到公式条件的调价发布权交给第三方独立机构,而新华社将是第一选择。按照当时的思路,如果到了调价窗口,由该独立机构公布根据新定价公式测算出的调价幅度,各个石油公司根据变动情况进行相应调价。
这一变化表明,对物价调控起主导作用的发改委对于油价调整可能引发的连锁效应仍有诸多顾虑。
据宏博卡尺了解 ,目前,运输成本占物流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油价成本占运输成本的一半左右 。对于缩短了调价周期的机制,业内依然担忧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而这也恰是新机制迟迟未能出台的主要原因。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