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产量、全社会发电量等更贴近实体经济的统计指标,亦显示了经济的回升局面:2月上旬,钢材价格攀升至七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而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70.14万吨,环比增长6.1%,创出了历史次高水平,仅低于2011年2月下旬的171.23吨;今年春节长假期间累计发电量较去年春节期间增长4.61%。
据宏博卡尺悉,对于出口方面,2013年,欧盟、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都将有一定程度改善,从而拉动世界经济增速温和复苏,我国出口环境有所好转。交行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8.5%左右。
消费方面,唐建伟预计,2013年消费的名义和实际增速都将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将继续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回升至16%左右,全年消费的实际增速则可能继续回升至12.5%左右。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2013年都将呈现一个回升、增长态势,这些积极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宏观经济全面复苏的大图景。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22
全国政协定于2013年3月7日(星期四)上午9时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林毅夫、陈锡文、李毅中、贾治邦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经济的增长靠的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换代,这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的。从历史研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十八世纪以前,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慢的,他们平均每年人均收入的增长只有0.05%,要140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这100年的时间,经济增长速度突然间增加了20倍,人均收入的增长从每年只有0.05%跃升为每年1%,人均收入增长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从1400年降低到70年。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100多年的时间,他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又翻了一番,人均收入增长所需要的时间从75年降为35年。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样的,如果他们利用这个后发优势,可以维持而且实际上实现了20年每年7.6%-9.2%的增长,我相信,利用同样的后发优势,我们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但如果把这个困难克服了,这个潜力也就可以实现了。
上海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本市经济运行状况显示,今年1—2月,上海经济运行开局平稳,地方财政收入940.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
据宏博卡尺了解,今年1—2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6.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城市基础设施投资77.35亿元,同比增长16.5%;房地产开发共投资380.17亿元,同比增长20.4%;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