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和示范运营城市成绩不凡,但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如何一步步改变中国人的交通模式与思维方式,仍是新能源汽车接下来要面临的巨大挑战。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为新能源汽车如何进入百姓家纷纷建言献策。
据容凯 汽油滤清器了解,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25个试点城市共示范和推广节能型2.74万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2.3万辆,私家车0.44万辆。建成充换电站174个,建成充电桩8107个。
已有的成绩与基础值得肯定,那么,新能源汽车要驶出实验室和展台,迈向产业化发展又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呢?纵观这些专业汽车人的意见,新能源汽车当前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与瓶颈,在于充电设施和电池技术两处。
普及充电网点的问题已经得到了重视,国家电网正在部署进一步扩大电动车充电站点的落地计划,一些地方政府也在配合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扩建充电网点。
“怎样才能够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关键就是控制好电池模组的电量平衡。”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同样把电池看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在这位已经商品化销售2000多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企业家看来,只有把电池问题解决了,企业才能说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没有问题。http://www.cnrkf.com/ch/newsView.asp?ID=192
不过,作为一国之新兴战略产业,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根本上还是需要国家从整体上继续提供政策支持。老百姓买车首要考虑的还是车的性能,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新能源汽车想要进入百姓家就还有一段路要走。
据容凯 汽油滤清器悉,计划在2012年销售20万辆电动汽车的美国,实际销售仅有5万辆。“在新能源汽车推向大众市场的初期,产品性能的可靠性以及便捷性都直接影响着在其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车辆工程专家钟志华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规模上不去,汽车的可靠性得不到验证,而这又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销售,很多问题是连锁性的。”
就好比有的手机电池和手机合为一体、无法更换,电池没电或者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手机的使用一样。柳崇禧向记者解释“车电分离”模式,不但解决了电池充电耗时长的问题,还解决了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面对新能源车发展目前遇到的问题,很多代表委员提出了新的、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充电设施建设应当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在机关、工厂、学校、酒店等各种有条件的公共场所普遍安装,创新商业模式;政府出台新的建筑法律,对充电设施的安装做出强制规定;加强对电池材料的扶持,通过各种联盟的形式共享技术成果……
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在公共交通领域,我国新能源大客车已然具有一定优势。混动大客车、卡车已经可以在全国所有城市进行推广。同时,在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的基础上,新能源汽车要创新商业模式,寻找和开辟更多市场,比如继续发展新能源出租车,尤其是培育日租车这一最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域;当前电子商务7万亿的交易规模,赋予电动物流车巨大的发展潜力等。http://www.cnrkf.com/ch/newsView.asp?ID=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