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发明专利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显示,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各地的申请和授权量均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从此次发明专利授权情况中看到我国专利质量的显著提升,其直观表现在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发明专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据财道玉环专利悉,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不断完善知识、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尤为重要。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专利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利质量还有一定差距。
有关部门要通过完善专利资助办法、强化专利实施率和转化率等方式,为企业营造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本身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建立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结成产业战略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进行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加强专利人才的建设,健全企业专利管理预警机制,建立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之初,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48.3%,不足五成。而2012年,这一比重提升至54.7%,较2011年增长了2.8个百分点,增幅是2008年以来最大的。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企业发明专利布局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
这一例证从对比不同年份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情况的相关数据中可见一斑。2011年时,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集中对外发布了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情况。当时,排名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的企业中,只有华为公司和中兴通讯两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千件大关;而2012年,又有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1099件)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44件)加入其中,4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破千”也创造了历年来的新高。同时,进入2010年“前十”榜单的“基准线”定格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240件上;而2012年,这一标准提高到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293件。http://www.tzcdtm.com/ch/NewsView.asp?ID=165
可以说,我国专利制度在激发研发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经济依靠创新驱动方面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
作为一项与创新能力最为相关的衡量指标,近年来,我国专利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拥有量愈发同国内生产总值(GDP)、研发投入等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度。
而在产业层面,近年来我国坚持不懈地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充分发挥专利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如在2012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中新入榜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03件),近年来在构建全流程精细化的专利申请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建立和完善了高价值评估体系,引导企业后续专利质量的提升,促进专利工作自身的良性循环。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累计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超过5500件,专利授权量达1600多件。
与之相对应,近年来,中国移动拥有大量发明专利的TD-SCDMA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客户数量超过5000万,围绕TD-LTE技术布局的发明专利也大显身手,正式商用的TD-LTE网络已达14个,使得中国移动依靠专利登上了引领通信产业4G时代走向的高峰。
据财道玉环专利了解,对比此次发布的去年国内和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排名前五位的技术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国内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我国的专利布局仍有待加强。据统计,2012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分类中,国外在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发动机等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中仍保持优势。http://www.tzcdtm.com/ch/NewsView.asp?ID=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