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资本项下兑换没有一个明确的时刻表,这是一个从量积累到质变的过程。目前我国对人民币资本项下的管制已经很少了,主要是在证券的买卖方面、借贷方面是有控制的,现在也在逐渐敞开口子,比如QFII,QDII;也允许中资企业在香港离岸中心发债券;最近也允许境外的机构包括境外的央行在境内的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
但当然提高劳动力工资是对的,但如果提得太快了也会对物价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能源改革,能源改革是一定要做的,只有做好了能源资源价格和税收的改革才能让大家来节约资源,如果这两个方面能够做得比较好的话,我想对于通货膨胀率实现3.5%也还是可以的。当然,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变化,以中国一个转轨经济的国家,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我认为保持3%到5%的通货膨胀率是正常的。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17
发展航运金融,实际上是推动发展融资租赁的问题,譬如上海,它的航运业很发达,其背后的融资租赁业务对上海来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村镇银行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它的市场定位。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大家也知道我多年来一直在推动这件事情,小额贷款公司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不让它吸收存款,只让它发放贷款,是一个贷款零售商。但凡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它的成本是很高的,譬如,要盖房子建金库、要有防弹玻璃,你吸收了老百姓的钱,你还要用的时候要分散到各个行业去,要减少这种风险,它的操作的水平要高得多,要求也要高得多。但小额贷款公司现在是只允许它从银行或者其他机构只能够得到50%的外援融资,现在正在商议当中的法规,最多也就是允许它净资本的2倍,30%的自由资本金,就跟普通的一个工商企业一样。这样其实就创造了一个贷款零售商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对于这样一个制度我认为是挑剔的人多,帮助的人少,地方政府是很支持的,现在已经有了6000多家,而且放贷款放了5000多亿元,基本上已经等于一个中型银行贷款的余额,我们应该鼓励它,应该让它明确身份,比如说把它定位成一个不吸收存款的、非存款类的、非公众的金融机构,一定要承认它是一个金融机构,这样的话它的利率政策、税收政策、风险拨备政策都能够解决了。
据林盛球墨铸铁了解,至于小额信贷存在的不足,主要就是它们很多没有聚焦在小额上,有的还是在做普通的大额的贷款,特别是有些注册资本很高的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它们老想去做大额的贷款,我认为这是应该纠正的,这种纠正应该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以及修订一下法规。我这一次就提出来了希望银监会应该修订它的23号文件。http://www.lslszz.com/ch/NewsView.asp?ID=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