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学生体质,我感觉现在的学校不怎么重视课间活动或者体育课。当然升学压力下,没有一个学校以及学生本人会舍得花一些时间去活动,锻炼。常说久坐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请问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可以加大学生身体素质在学校综合考核的比重呢?http://www.cggwy.net/mryl/2013/0312/990.html
据成公教育悉,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今年教育部主要做三件事,第一是体育工作效果的评估,今年起将全面公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第二是过程的监督,各校要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完善有关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活动的各项制度,改革有关学生、学校、校长的评估体系。第三加大投入,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的条件,调整教师结构。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的要求保证体育课时。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 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将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化,全面实行中小学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第二节课后统一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一课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按规定布置作业,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小学生达到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据成公教育了解,有的学校在上报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前对部分数据做了改动。教育部门会采取三层抽检的方式保障数据真实。一是各县要对所有学校的上报数据进行抽测;二是各省要对各校数据进行抽查;三是教育部要组织31所高校的专家,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同时公布上报数据和抽查数据。
组织中小学生每年参加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和健康体检,实行质量监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卫生、体育、财政等部门成立质量监控领导小组,负责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查、人员培训和检测数据的抽查,也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实施;实行报告公示制度,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按规定每年定期向上级教育部门、学生家长通报。实行奖惩制度,从2013年起,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创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与此同时,坚持举办田径、篮球、排球、游泳、乒乓球、网球和健美操等十项联赛,相应增加击剑、阳光高尔夫、橄榄球、武术、马术、手球和棋类等项目。选拔优秀队伍,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和基层学校体育项目6项联赛。继续推进帆船、足球、羽毛球进校园活动计划,落实资金、场地、师资、教材等保障条件,逐步扩大试点学校范围。 http://www.cggwy.net/mryl/2013/0312/990.html